2019年05月17日 星期五
力促科史哲联体发展
□ 吴国盛

    科学技术史(简称科技史)与科学技术哲学(简称科技哲学)是两个有着内在亲缘关系的领域,均以科学技术为研究对象,都在20世纪发展成为独立的学科;在以科学技术为对象的诸多人文研究和社会研究中,担负着学术核心的作用。“科史哲”是对它们的合称。科学哲学家拉卡托斯说得好:“没有科学史的科学哲学是空洞的,没有科学哲学的科学史是盲目的”。清华大学科学史系于2017年5月成立,将科技史与科技哲学均纳入自己的学术研究范围。科史哲联体发展,将成为清华科学史系的一大特色。

    中国的“科学技术史”学科属于理学一级学科,与国际上通常将科技史列为历史学科的情况不太一样。由于特定的历史原因,我国科技史学科的主要研究力量集中在中国古代科技史,而研究队伍又主要集中在中国科学院下属的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因此,在上世纪80年代制定学科目录的过程中,很自然地将科技史列为理学学科。这种学科归属还反映了学科发展阶段的整体滞后。

    从国际科技史学科的发展历史看,科技史经历了一个由“分科史”向“综合史”、由理学性质向史学性质、由“科学家的科学史”向“科学史家的科学史”的转变。西方发达国家大约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完成了这种转变,出现了第一代职业科学史家。而直到上个世纪末,我国科技史界提出了“学科再建制”的口号,才把上述“转变”提上日程。在外部制度建设方面,再建制的任务主要是将学科阵地由中科院自然科学史所向其他机构特别是高等院校扩展,在越来越多的高校建立科学史系和科技史学科点;在内部制度建设方面,再建制的任务是由分科史走向综合史,由学科内史走向思想史与社会史,由中国古代科技史走向世界科技史特别是西方科技史。

    科技哲学的学科建设面临的是另一些问题。作为哲学二级学科的“科技哲学”过去叫“自然辩证法”,但从目前实际涵盖的研究领域来看,它既不能等同于“科学哲学”(Philosophy of Science),也无法等同于“科学哲学和技术哲学”(Philosophy of Science and of Technology)。事实上,它包罗了各种以“科学技术”为研究对象的学科,是一个学科群、问题域。科技哲学面临的问题主要是,如何在广阔无边的问题域中建立学科规范和学术水准。

    本丛书将主要收录清华师生在西方科技史、中国科技史、科学哲学与技术哲学、科学技术与社会、科学传播学与科学博物馆学五大领域的研究性专著。我们希望本丛书的出版能够有助于推进我国科技史和科技哲学的学科建设,也希望学界同行和读者不吝赐教,帮助我们出好这套丛书。

    (作者系清华大学科学史系教授、系主任,清华大学科学博物馆馆长,兼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科技史学科评议组成员。著有《由史入思》《什么是科学》《希腊空间概念》《技术哲学讲演录》《科学的历程》等。这是作者为《清华科史哲丛书》撰写的总序言,标题为编者所加)

    吴国盛《时间的观念》(第三版)

    本书是一部时间观念的演化史。作者把“标度时间”和“时间之流”确立为两类原始时间经验,展现了以此为基础衍生出来的众多时间观念的交响与变奏;从思想史的角度,发掘当代哲学和科学中时间再发现的意义。

    作者关注时间的构成作用,展示了时间的多样性;破除了把时间只当作一个物理学概念来对待的哲学传统,力求揭示出时间对于理解中国文化、基督教文化等不同文化类型的重要意义;把理解技术时代、理解现代科学中数理传统与博物学传统之交汇整合,也置于时间的视域之中。

    张卜天《质的量化与运动的量化——14世纪经院自然哲学的运动学初探》(第二版)

    正如美国著名中世纪历史学家哈斯金斯所说,“中世纪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黑暗和落后,文艺复兴也没有我们认为的那么光明和突然”。中国对西方中世纪的学术研究一直很薄弱,对中世纪科学史的研究更是基本处于空白。本书是国内第一部关于西方中世纪物理学史的专著。它基于原始文献和此前科学史家的研究成就,以“质的量化”和“运动的量化”问题为线索,以语境主义的眼光,比较完整而系统地讨论了14世纪经院自然哲学家的运动学成果及其哲学、逻辑和神学背景,填补了国内空白。

    胡翌霖 《媒介史强纲领——媒介环境学的哲学解读》

    本书试图从技术哲学的视野,而非新闻传播学的立场,对北美媒介环境学派重新定位,提炼出“媒介史强纲领”。借助海德格尔和斯蒂格勒等现象学哲学家的洞见,把“媒介”看作存在论的核心概念,把媒介史认作先验哲学的延伸和归宿。在哲学层面重建理论基础之后,本书依次梳理了媒介环境学派若干主要人物的思想(包括芒福德、英尼斯、麦克卢汉、翁、爱森斯坦、波斯曼和莱文森),从实践层面阐发了媒介史的做法。

    蒋澈《从方法到系统——近代欧洲自然志对自然的重构》

    西方自然志(博物学)在现代早期经历了一个巨大的转折,在这一转折中,分类学成为了自然志学科的首要部分。本书以科学思想史的内部视角考察了自然志家切萨尔皮诺、扎卢然斯基、阿尔德罗万迪、约翰·雷、图尔内福、林奈的分类学工作,由此追溯了近代分类学概念构造的起源:早期的分类学体现为对“方法”(methodus)的研究和编制,这种“方法”观念起源于文艺复兴时期,是一种便于教学、记忆的图表;随后,“方法”发展为具有固定阶元的林奈式“系统”(systema),经由“系统”观念的改造,自然被描述和理解为内嵌有层级式分类结构的自然物集合。

    王哲然《文艺复兴透视法的起源与发展》

    本书从科学史的角度追溯和探讨了文艺复兴透视法的思想起源。它采用思想史与社会史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将透视法这一绘画技艺的出现,放置在自古希腊以来不断更新的视觉理论史的大背景中加以考察,指出了透视法与古希腊、中世纪阿拉伯、拉丁西方的视学研究间的传承关系。借助原始文献和当代西方学者的研究成果,分析了作为工匠知识的透视法在文艺复兴时期产生的特定的社会背景,揭示了阿尔贝蒂、皮耶罗·德拉·弗兰切斯卡、列奥纳多·达·芬奇等第一代透视法研究者所面临的理论挑战与困难。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