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1:黄宽缘萤起飞。 |
图2:里山萤海。 |
图3:星空下燃烧的萤火魔瓶。 |
图4:月夜萤火梦。(照片均为付新华摄) |
有一种小小的毫不起眼的昆虫,它总是使人情不自禁地想起遥远的故乡,想起那甜美而又苦涩的童年,勾起如今仅仅存活在梦中的乡愁。我想,聪明的你也许已经猜对了,这小小的昆虫就是萤火虫!
至少,对我来讲,这是确信无疑的。当然也有不少朋友和我有相似的经历。
我的童年是在风景秀丽的新安江畔度过的,那是皖南徽州一个安静的乡村。清澈的河水哼着古老歌儿在石桥底下奔跑,沿着村旁的渠道钻进农家的院落,又在古树环抱的低窪之地汇成明镜似的池塘。池塘不大,旁边有绿茵茵的草地,那是我和小伙伴最喜欢的地方。天热的时候,水牛纷纷钻到池塘里躲避暑热,我们一个个在草地上竖蜻蜓、翻鳐子,水性好的也躲在雨伞般的荷叶底下,摸鱼逮虾……
太阳落山以后,晚风送爽,暑气渐消。吃了晚饭的我们,又从各家的房子窜出,纷纷来到草木茂长的池塘旁边。天黑下来了,星星在头顶快活地眨眼,棉絮状的一团乌云遮住了半边天空。忽地,在密密的沾着露水的草丛,飞起一颗黄色的萤光亮点,不止一颗,而是三颗、五颗。嗬,萤光亮点越来越多,几十上百。着我们的脚步,发出黄色光芒的亮点在我们身前身后,头顶周围,不停地闪动,像是提着灯笼的一个个小精灵围在我们四周跳舞,欢迎我们,热情地邀请我们参加仲夏夜的舞会……
黄色光芒的亮点旋转着,在黑暗中迈着神奇的舞步,不停地变幻亮度,那迷人的萤光忽明忽暗,编织着难以识别的图案,我呆呆地痴迷着这神奇的光的舞蹈,时而伸手抓住一只小精灵,放在手掌心里,然而一不留神,小精灵倏忽之间不知去向,只见黑的夜幕中无数星星在欢快地笑着,越飞越远了。
夜幕中翩翩起舞的小小萤火虫,酷似坠落的星星,美妙神奇,点亮了每个孩子充满幻想色彩的仲夏夜之梦。每当想起萤火虫,我总是不由地想起故乡,也想起魂牵梦萦的童年时光,再一次感受难以排遣的乡愁——这一切,如今都相当地遥远了。
台湾著名科学史家、老友张之杰在他著的《自然札记》一书中,有一篇《萤火虫》,文中写道:晚饭后到河边散步,看到了久违的萤火虫,我们数着:一、二、三、四……总共发现七只,以当前的环境来说,已经很不容易了。
我们小时候,到了夏天,到处都可以看到萤火虫。即使是台北闹市区,也很容易看到。
萤火虫台语称为 “火金姑”,孩子们捕萤火虫时,喜欢这样唱:“火金姑,熠熠来,一仙给你买旺来。”
从前萤火虫那么多,现在怎么变少了呢?这是水污染的关系。原来萤火虫的幼虫生活在小溪或小池塘中,它们对水质极为敏感。当小溪或小池塘变成臭水沟时,萤火虫当然就难得一见了。
城市里,萤火虫基本灭绝(除了极少数特殊的个案,如南京紫金山)。农村的萤火虫数量也非常之少,因为农民大量使用农药和化肥;被压缩到深山里的萤火虫因为景区的开发,数量也大幅下降。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牽牛织女星。”唐代诗人杜牧这首题为“秋夕”的诗中描写的美丽情景,如今已经很难看到。
被人类过度开发伤害的大自然,不仅年复一年重现寂静的春天,也多半是没有流荧飞舞的夏夜了。
该是采取紧迫措施,少说空话,多做实事,改善生态环境。保护萤火虫,让孩子们的童年与荧火虫为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