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第一版)
书中那些从过去到未来的航母风起云涌般的经历和从航母情结中折射出来关心祖国蓝色国土、海洋权益和海防建设的人们的渴望,怎么能不令我感慨万端、奋而命笔呢?回想苏联黑海造船厂是多次荣获列宁勋章的英雄集体,连同她所造的航空母舰都曾是作家笔下的题材。
苏联小说《茹尔宾一家》描述了在黑海造船厂中造船世家几代工人为苏联造船工业和海军、海运建设作出的贡献和他们的精神风貌,也曾激励着中国的造船工人。而日本作家却用幻想小说《明斯克号出击》来描写第三次世界大战,挑动战争狂热。这不能不承认“文学与技术都从属于政治”。
小川话外音:不久,天津市旅游局开发另一艘苏联废弃的“基辅”号航母,找到郑将军指导实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改建工程,将军再次带领我们进行了全方位的技术咨询。这一次,面对中国发展航母的种种观点,将军从不掩饰对发展航母的态度。
郑将军:在海军装备技术部工作期间,我曾先后考察法、意、英、俄、美等国家的航空母舰和与航母近似的两栖攻击舰。每当外国朋友提出:中国要造航空母舰吗?我的回答是:正像所有的国家一样,发展航空母舰是一个国家最高层的决策,它将涉及政治、军事、技术、经济、外交等诸多因素。多年来,我深感国外别有用心的势力,总想利用我国发展某些武器装备的动向来炮制“中国威胁论”,来进行干扰破坏,制造混乱,我们不能不警惕由此可能造成对我国国防建设和军事装备发展上的影响。
小川话外音:和将军一起参加“铸剑为犁”航母主题公园改建工程的几年时间里,我越来越受将军航母战略思想影响,确信航母是执行海洋上积极防御战略方针的武器装备体系中的重要环节,我们成为“忘年交”。新世纪初,因郑将军一篇题为《中国能够承受建造航母》的报道,而被封为“航母主建派”,我们心照不宣地期待并相信:有一天能为人民海军的航空母舰做点什么。
郑将军:航母是反对外来侵略、保卫领土领海主权、维护海洋权益、实现“不战而屈人之兵”原则的有效威慑手段,又是战而能胜、攻防兼优、威力强大的三栖(可对海、对空、对陆作战)立体作战系统;航母可以及时投送兵力,管辖、控制海上周边环境,争取与邻邦和平友好相处,建立地区安全合作机制,制止地区霸权扩张,共同抵御外侵等作用的实力保障,而且会成为独立自主外交政策的坚强后盾。
航母集中反映了高科技和大工业的水平,从研究建造、维修管理到指挥作战是国家综合国力的象征,航母及其舰载机系统,包含着造船、海洋、航空、航天、电子、机械、兵器、核化等高新综合技术,是富有弹性的高科技工程;航母在应付未来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或军事冲突、突发事件中,是海上作战体系中保卫与争夺战略防御海区局部制空、制海权的不可或缺的“杀手锏”。在加强空军的岸基航空兵、海军潜艇、陆基精制导导弹、战场监视信息战系统等的基础上,还要建设航母编队等联合作战兵力,才能构成具有真正三维立体联合作战威力的近中海作战综合体系,才有可能机动灵活地执行反海上侵略的军事斗争任务。
小川话外音:2004年7月,郑将军与原海军副司令、军事科学院政委张序三中将等一大批国内海事界知名专家学者教授和北京大学组织创建了北京郑和下西洋研究会(后更名为北京郑和与海洋文化研究会)。在工作会上我问:“将军不干航母了?”他笑着说:“小川,该轮到你们年轻人了!别忘了世人必须正确看待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或拥有航母将成为一种不可避免的趋势”。
后来,众所周知,大连船厂已承担了“瓦良格”总体改装建造任务。正是那一年,在将军的鼓励支持下,我开始撰写出版《世界现役航空母舰》,并筹划深入科研工作;将军则通过海洋文化研究不断扩大宣传海洋意识与航母战略。
郑将军:回想历史,航空母舰基本上都掌握在帝国主义、军国主义、霸权主义国家手里,作为他们执行炮舰政策、抢夺控制殖民地、干涉别国内政以至在世界上争霸的有力工具,因而形成了某种程度的垄断地位,如同核垄断、核讹诈一样威胁着爱好和平的人们。对中国人民来说,从20世纪30年代日本侵略我国在中国沿海水域甚至深入领海、内水、进入长江口、杭州湾,部署多艘航空母舰,以其舰载机群配合空军,对中国的上海、浙江、福建、广东等地狂轰滥炸,这段航母的血腥历史我们也不会忘记!
小川话外音:2012年初,在郑和与海洋文化研究会年会上,众人举杯庆贺中国首艘航母平台下水时,将军拉着我介绍给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的杨春长少将:“小川20多年默默坚守着航母梦……不容易。”杨将军听后现场亲笔为我写下:“航母小川”题字。我诚惶诚恐接过杨将军的墨宝时,身旁的郑将军笑着点头说:“她是航母小川,我是航母老郑。”同年9月25日,人民海军首艘航母“辽宁”号正式入列,我忍不住给将军打了祝贺的电话,听他激动地说:“终于迎来了中国航母时代!”
今年2月,当我站在中国自主研制的航母飞行甲板最高点任凭海风吹拂些许白发时,回想起最后一次和郑明将军通话是2014年2月,我也在大连,已是耄耋之际的老人家希望我早点回京,参加他主抓研编的《中国航海史基础文献汇编图画卷》工作,还特别叮嘱:“你技术基础好,要为航母多做事,要为航海多宣传”。想到将军的遗言,我仰望天空,默默地告慰天堂里的“航母老郑”:我们一直在努力,也必将继续奋斗!同时,向无私奉献的一代又一代中国航母人致以最崇高的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