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01月04日 星期五
科技馆是提升公众科学素质的重要科普基础设施和社会教育机构。今日亮相的“馆窥天下”栏目,将以国际视野追踪国外科技馆的发展动态和成功案例,为我国科技馆的发展提供借鉴。
独具匠心的探索馆展品
图1:探索馆展厅一角。
图2:探索馆的策展团队。
图3:“三维形状”展品。

    □ 莫小丹

    位于美国旧金山的探索馆(Exploratorium)是世界最著名的科普场馆之一。它建于1969年,成立初衷是通过提供动手操作的真实体验,唤起青少年对科学的兴趣。

    探索馆历经50年的发展,始终遵循其创始人——著名物理学家与教育家弗兰克·奥本海默的理念,将科学原理蕴含在展品中,为观众营造一种“与科学家真实的工作环境一模一样的氛围”。

    作为科学中心的开创者之一,探索馆倡导学生独立思考、亲自动手,到实践中去学习,从观察和体验中获得直接经验,增进理解科学的能力。探索馆的先进科学教育理念将科技博物馆的发展引向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开启了世界科学中心(我国一般称作“科技馆”)建设和发展的序幕。探索馆研制并展出的展品,成为世界各国科技馆在展品设计时效仿的对象,引发科技馆领域内展品设计的革命。2017年5月,笔者随团参观美国旧金山探索馆,详细了解展品研发理念和制作过程,对其有了更为直观的认识。

    探索馆的展品设计强调动手互动与探究体验,让观众感到科学现象的奇趣,引发兴趣和思考,而并不生硬地追求原理的具体解释,也极少使用多媒体进行内容演示。探索馆的设计团队包含艺术家和科学家、设计师、工程师等,在展品创意的过程中,他们反复碰撞、讨论,共同打磨科学、艺术与趣味相结合的展品,往往都能经得起时间的检验。

    如“三维形状”(3-D Shapes)这件展品,两百多种不同形状和颜色的多边形,每个多边形的边长相同或是其倍数,通过边缘的尼龙粘扣相互连接,可以拼搭成丰富的三维立体形状。多边形很容易创造出几乎无限多种形状,可以搭建任何东西,从形式到内容都透出数学几何简洁的艺术美感。这种过程是通过让观众自己构建物体,既有趣又让人有成就感。这件展品建立在自然参与的活动基础上,确保新手和专家都可以建造有趣的结构,激发他们在三维空间中的想象力。

    展品初次亮相后,设计者在观察观众行为时发现,观众只是胡乱摆弄一气,并没有如设计者希望的那样进行深入思考、做出具体的几何发现。设计者在随后的展品迭代中,增设了任务卡,8张可以上拉的任务卡列出不同的挑战任务,例如要求观众只使用五边形和六边形材料来制作一个足球,但并不详细阐述制作步骤,观众可以尝试各种挑战。通过对观众的观察发现,任务卡确实可以帮助一部分观众上手,尤其是观众完成挑战后,还向观众传达了这样一个理念:还有很多其他活动值得一试,观众会进一步尝试制作自己的发明。展品的改良实现了在不影响初次参与的情况下促进观众长期参与的目的。类似的展品优化过程是探索馆一直倡导的,他们鼓励设计团队根据观众的反馈,对展品进行快速的迭代设计。

    同时,探索馆一直致力于开发能够促进观众积极主动、长时间参与的展品。那如何做到呢?探索馆设计团队认为:观众在对展品进行观察时,能提问并自行寻找答案,阅读说明牌继续使用展品,参与说明牌中未完全涵盖的活动,自主地进行科学探究,这个展品就是一件成功的展品,可以把观众留在近旁。

    如“三维形状”的展台设计成了一张八边形桌子,允许多组观众同时操作,有效地促进了观众的长时间停留,不同背景的观众一起参与进来,可以进行社交互动,激发观众之间进行讨论。展台周围还布置了长椅,当儿童或同伴在制作立体形状时,长椅可以让父母和其他参与度低的观众坐下,有助于排除干扰,使得观众能够花更多的时间和展品在一起,深入地参与到展示的现象中来。

    探索馆的展品正是通过这些巧妙的设计,鼓励观众观察、玩耍、研究、探索、合作、试验、推测,在每一次互动中,观众都能得到积极的反馈,透彻了解展品的路径,从而形成良性循环,进一步激励观众继续进行探索发现。好的展品,能激发人的好奇心,鼓励观众自主探究、自由思考,在这一点上,对于探索馆,我是服气的。

    (作者系中国科技馆科研管理部助理研究员)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