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1月30日 星期五
远离故乡会增加患病的几率
□ 韩 飞

    你有没有见过这样的现象:去号称美食之都的城市游玩,大吃几顿后肚子就开始“翻江倒海”;在大城市里生活了好几年,却总想着妈妈做的饭和家门口的早点铺。

    都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很多离乡的游子到了其他城市或国家就会觉得不适应。

    很多留学生在出国之前,长辈都要准备许多家乡美食,有的还会放一小包老家的土。这些美食和土不仅是带着家人的关心和爱,据说还可以预防“水土不服”。也许你会觉得这种传统行为非常“老土”,但人类社会有许多根深蒂固的传统做法或习俗,即使背后的原因讲不清却也有道理。

    一般来说,水土不服不是病,它只是因地理、时空、环境发生重大改变后的机体反应,比如失眠或月经不调,再如消化不良、腹泻呕吐、心慌胸闷、精神低迷等。

    其实,水土不服远不止拉肚子这么简单。研究显示,远离家乡不仅仅会带来肠胃问题,甚至会增加患癌风险。

    早在上世纪90年代,美国科学家就发现那些移民来美的亚洲女性,患乳腺癌的风险大幅攀升,从在母国时的4-7%,平均上升4-7倍,达到北美女性水平,此外,患病女性的乳腺癌死亡率也有所上升。

    1993年,美国癌症研究中心第一次提出,原因可能在于饮食习惯的改变。

    那些融入美式生活的亚洲女性,除了摄入更多高脂肪食物,以及更多的酒精,更重要的是,她们吃的豆类食物更少了。

    此后,至少有30多项流行病学调查40多项动物实验表明,豆类食物中的次生代谢物,如大豆异黄酮、染料木黄酮等物质,均可以起到雌激素样作用的效果,从而降低乳腺癌风险。甚至,晚期乳腺癌病人一样可以从食用豆类中获益,因为雌激素样作用的本质是“多退少补”,可以平衡女性体内的雌激素。

    更进一步,多项统计分析表明,这些植物类雌激素的保护作用,可能发生在女性未成年末期;另一项研究结果也表明,大豆异黄酮可以推迟青春期的到来,进而与成年后乳腺癌风险降低相关。一个常见的解释是,女性身体在青春期时,对各种致癌和抗癌物质都更敏感。

    11月1日,顶尖权威期刊《细胞》刊文,来自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那些来自索马里、拉丁美洲和东南亚来的移民或难民,他们的身体健康似乎大不如在故国,罹患肥胖症及其代谢类疾病如糖尿病的风险,都变得更高了。

    通过纵向追踪肠道微生物变化,他们还发现:仅仅6-9个月,这些移民的肠道里的优势菌株从普氏菌属变成了拟杆菌属,其中儿童的这一变化显著快于成年人。移民们体内新增的微生物并不能弥补原生微生物的损失,肠道微生物多样性变小了。移民及其后代,他们消化故国的纤维类食物的能力也下降了。

    换一个角度看,从这项研究中,我们也可以收获一些好消息。

    首先,人体可以调整自己的肠道微生物。研究表明,肠道型的分类与年龄、体重、性别和国籍无关,只跟人体代谢机能有关。那些美籍华裔后代虽然仍是亚洲人基因,但外型与代谢各种肉类食物的能力上却酷似西方人。

    不同类型的肠道型,各自高表达的酶基因不同,所以代谢能力也各异,比如,肠道型1、2、3分别高表达4种生物素合成类基因、4种硫胺素合成类基因和6种血红素合成类基因。

    这再次提醒我们要善待体内的“微生物居民”。人体内有1000多种大约1014个总重量2-3斤的微生物。它们的基因总数大于300万,是人类基因总数的150多倍。所以,它们内部丰度的“改朝换代”势必影响我们的健康——人体衰老表征之一,就是有益菌(乳酸菌,拟杆菌,)丰度下降而产毒素的菌(梭菌属,)丰度上升。不仅高脂、高盐饮食,昼夜作息不规律、饮酒、久坐不动等习惯都会影响肠道菌群健康;同时,运动、膳食均衡、慎用抗生素等良好习惯都可以让肠道菌群更健康。它们好了,你的健康和长寿才有了保障。

    最后,对移民海外、长期留学或虽在国内但饮食却越来越西化的国人来说,吃多了昂贵又美味的烤肉、牛排、起司火锅和进口香肠,别忘了我泱泱中华还有黄豆焖猪脚、麻婆豆腐、西湖醋鱼、无为熏鸭、东坡肉、腊味合蒸……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