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1月30日 星期五
2018年中国科技传播论坛在京召开 同步举行2018年科技传播奖颁奖仪式
本报荣获科技传播奖优秀团体奖
科普时报社社长尹宏群(右三)、总编辑尹传红(右二)领取奖牌和证书。 周烨 摄

    11月25日,主题为“下一代互联网时代的科技传播”的2018年中国科技传播论坛在京召开。论坛举行了2018年科技传播奖颁奖仪式,颁出了优秀个人、优秀团体、优秀作品等诸多奖项。

    中国科协党组副书记、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徐延豪出席大会并致辞。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工程院原副院长邬贺铨,中国出版协会常务副理事长、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原党组成员、原副局长邬书林,中国CERNET网络中心副主任、清华大学教授李星作大会主旨报告。

    徐延豪在致辞中充分肯定了中国科技新闻学会在创新学术交流内容和形式、推动科技传播事业发展、举荐奖励科技传播人才等方面开展了很多工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已经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们万众一心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实现创新驱动发展的新时代,也是科技传播事业的新时代、好时代。目前,科技传播在提高我国公民科学素质、凝聚社会共识推动科技创新发展等方面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希望学会团结带领广大科技传播工作者,弘扬中国科学家精神,大力宣传习近平总书记对科技工作者的关心关怀,着力发现、挖掘、宣传优秀科技工作者典型;把握世情、国情、党情、科情,做科技信息传播的把关人;运用互联网等新技术新手段,在全社会广泛传播科学知识、科学思想、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提升我国科技新闻传播整体竞争力。

    邬贺铨在报告中指出:互联网需要传播正能量,网络新业态提升了新闻大众的参与度但良莠不齐。网络具有放大特性,错误信息如不加抑制将会很快扩散,需要第一时间以正视听,需要有论,更要有理,政府有自信,社会才有诚信。

    邬书林指出:信息技术革命性进步,特别是互联网为我们提升科技知识传播水平提供了机遇。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的应用使科技出版的理念、管理方式、载体形式、传播方式、运作流程、服务方式都发生了巨大变化。我们可以在一个平台上,用协同、融合的理念,用新技术推动科技知识传播水平的提高。

    李星在报告中用通俗的语言介绍了网络核心技术、IPv6的特点、IPv6部署现状、CERNET2、核心技术创新,以及IPv6带来的新的挑战。

    中国互联网发展基金会理事长、人民日报原副总编辑、人民网原董事长马利,中国记协原党组书记处书记翟惠生,中国工程院院士、中科院计算机所研究员倪光南,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规划发展司副司长、改革办副主任李建臣,中宣部舆情局原副局长孙瑜,中央网信办网络新闻传播局原副局长孙凯,中国科普研究所所长王康友,光明网总裁、总编辑杨谷,中国科学报社副社长兼副总编辑赵彥,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总编辑吕建华;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王海峰,360安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贺劲松,京东集团副总裁裴健,小米科技党委书记、高级副总裁刘德,以及中国科技新闻学会理事长宋南平,顾问徐九武,副理事长周建强、王进展、田俊荣、王挺、郝建新、崔保国、刘志军、许英;科研院校等单位的领导,中央主要媒体的编辑记者和来自科研院校等单位的220余人参加论坛。论坛由中国科技新闻学会理事长宋南平主持。

    作为本次论坛的重要环节,2018年科技传播奖在论坛正式颁出。本届科技传播奖共产生优秀个人6名,优秀团队4个,优秀作品30件。

    人民日报社记者赵永新、光明日报社记者詹媛、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郑永春、北京果壳互动科技传媒有限公司CEO嵇晓华、上海科技馆馆长王小明、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急诊部主任王韬获优秀个人奖。新华社国际部科技新闻编辑室、科技日报社《科普时报》、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编辑部、中国气象报科普看台策划团队获优秀团体奖。

    人民日报系列调查报道《企业创新,还有多少‘制度藩篱’》等5件作品获一等奖;新华社稿件《中科院井盖上的这些经典公式,你能认出几个?》等10件作品获得二等奖;央视新闻微博、客户端稿件《这个可能耗资千亿的科技大项目引发顶级科学家争议,到底是啥?》等15件作品获得三等奖。

    科技传播奖自2015年设立,迄今已成功举办四届。值得一提的是,本届是科技传播奖首次将人物奖和作品奖同时评选颁发,此前每年只评选人物奖或作品奖。

    为了激发更多科技工作者和社会有识之士投入科技传播事业,学会探索设立了专项大数据科技传播奖,中国工程院邬贺铨、中科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倪光南、三六零安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周鸿祎 、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王海峰获得特殊贡献奖。

    获奖代表王小明在发言中表示,科技传播奖汇集了来自传统媒体、新媒体、科研、医疗等各行各业活跃在科技传播领域的工作者,这些传播者让更多的人得以认识科学、理解科学、热爱科学,甚至在未来投身到科学传播事业中。

    赵永新在发言中提到,从事科学报道12年来,他与同事一起策划了多组深度报道,这些报道对于推动深化科技体制改革、院士制度改革、加强基础研究,以及推动一些具体问题的解决,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他感到十分荣幸。

    百度高级副总裁王海峰在发言中提到,科技传播帮助人们认识到科技的力量,避免误解甚至畏惧。百度是从9年前开始全面布局人工智能,已经构筑了非常完整的人工智能技术体系,并期待和社会各界一起打造健康的技术生态。

    论坛还设有四个分论坛,主题分别为“网络空间时代的科技传播创新”“智媒时代科技报刊的创新与发展”“探索太空 创想未来——青少年太空科技传播”“大数据背景下数据新闻的机遇与挑战”。

    论坛由中国科技新闻学会主办,中国科普研究所、光明网等协办。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