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取血液检测肿瘤更灵敏
实体瘤通常隐藏在患者体内深处,很难取出进行肿瘤分析。因此,科学家们研发出液体活检的肿瘤检测技术,即通过抽取血液分析其中的肿瘤DNA,作为实体活检的替代方案。不幸的是,血液中肿瘤DNA分子的数量通常远远超过非肿瘤DNA的数量,通过血液准确检测它们可能面临挑战,特别是在癌症早期阶段。英国剑桥大学弗洛伦·特穆里埃等研究人员发现了血液中肿瘤来源DNA片段和非癌症DNA片段在大小分布特征上的差异,并利用这种差异设计出一种具有更高灵敏度的肿瘤DNA检测方法。
晒黑或可降低患皮肤癌风险
与肤色白皙的人相比,肤色深的人的皮肤黑色素含量更高,患皮肤癌的风险也更低。黑色素的产生发生在称为黑色素体的细胞器中,并受黑色素体pH值的调节。美国魏尔—康奈尔医学院的周大雷(音译)等研究人员发现,由可溶性腺苷环化酶(sAC)产生的环磷酸腺苷(cAMP),能导致黑色素体pH值和酪氨酸酶(抑制黑色素合成的酶)活性降低。可溶性腺苷环化酶缺乏会增加小鼠黑色素体pH值和黑色素沉着。这种快速调节黑色素合成的机制,可以用来降低浅色皮肤的人罹患皮肤癌的风险。
调控大脑睡与醒“开关”找到
大脑睡眠与觉醒之间调控的关键“开关”被找到。近日,《科学》杂志刊发了陆军军医大学基础医学院胡志安教授课题组题为《丘脑室旁核是丘脑中维持觉醒的关键核团》的研究成果,首次证实丘脑室旁核是觉醒维持的关键脑区,并清晰揭示丘脑室旁核维持觉醒的神经环路机制。
该发现对临床有3个方面的潜在意义,首先是帮助进一步认识相关疾病的发生机制。丘脑室旁核损害可能是嗜睡、昏迷等意识障碍疾病发生的潜在因素。如果人的丘脑室旁核过度兴奋就会失眠,过度抑制则会觉醒不良。这将有助于明确选择嗜睡、昏迷、失眠症等疾病的治疗方向;其次是帮助鉴定麻醉药物的脑内位点;最后是在特殊情况下,通过采取一定的手段,可根据实际需要延长或缩短觉醒时长,提高或降低觉醒水平,让人类能真正把控自己的“睡与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