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1月23日 星期五
近日,国内唯一的广播新闻科普栏目《照亮新闻深处》获第二十八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该栏目由北京人民广播电台科普节目主持人段玉龙创意并主持。让我们来“听听”他是如何做科普的。
科普不问出身,电波里头较真

    □ 段玉龙

    科普达人

    如果让你给“什么样的人可以从事科普工作?”这个提问排次序,你的答案很可能是:知名科学家、以科学研究为职业的科技工作者、接受过系统科学训练的科普专家、拥有理工科背景的科学爱好者、至少出身于科学工作者家庭吧……

    而遗憾的是,作为从事科普工作5年多的媒体人,以上任何一点我都不符合。我的父母是普通工人,我不但是一名文科生,而且曾经还将主持文艺节目作为自己的职业方向。那我是如何与科普结缘的呢?科普工作又给我带来了哪些改变?

    我如何做科普

    2012年夏天,我离开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后进入北京人民广播电台工作,开始了职业生涯的另一个起点。在此之前,我多年的广播电视从业经验都与音乐、情感、文学等节目有关,可以说文艺元素在我工作与生活中占据大多数空间,甚至我曾一度认为自己会朝着文艺主持人的方向发展。有句话说得好:“现实总在我们的预期之外”,在北京电台内部有一种叫“节目招投标”的运作模式,它打造出了“能者上、庸者下”的企业内部文化。在这个背景下,北京电台多年来积累了丰富的文艺栏目及优质的主持人,如果我想要在职业方向上延续之前的老路,那很有可能将面对“淹没”在人才中的风险。

    当时北京新闻广播(FM100.6)正在规划下一年度工作,时任台长罗湘萍女士提出要做一档“新闻+科学”的新栏目,我在得知此事后便与罗台长多次商议,最后确定了“汇集科技之光、照亮新闻深处”的节目宗旨,并顺利地通过台内审核,创立了广播新闻科普栏目《照亮新闻深处》。遗憾的是,罗湘萍台长去年因病去世,虽说和她共事时间不长,但她的音容笑貌宛在眼前,此刻我很怀念这位老大姐。

    2013年1月1日节目正式开播,首期话题是“3D打印来了”。通过在节目里与专家的访谈,我向听众解读了3D打印的技术原理、用途和前景。虽说我已是从业多年的主持人,但自觉是文科出身,加之许多技术名词,即便已做足了功课,直播开始前依然紧张。但没想到的是,40分钟的直播在不知不觉间就结束了,领导和专家对这期节目都很满意,自己的紧张感早已随着直播中对于科学知识的理解和对专家的提问而消失殆尽,余下的则是科学知识带来的新鲜感和兴奋感,那一刻我突然觉得:和科学在一起。真是太有意思了!

    从首播那天到此刻,每天20:15到20:55分《照亮新闻深处》栏目都在北京新闻广播FM100.6陪伴各位,而各个领域的科学家就在灯火透亮的直播间,为北京听众解读新闻事件背后的科学知识。

    做接地气的科普

    《照亮新闻深处》是一档紧跟热点新闻事件的科普栏目,我在直播节目中分享哪些科学知识?邀请哪个领域科学家做客?都是由“鲜活”的新闻说了算。这样做最直接的好处是与百姓生活时刻相连。毋庸讳言的是,为了科普而科普是当下许多科普工作的真实写照,而突发事件则在第一时间吸引老百姓的眼球,许多人在那时主动将自己与新闻相连,无数的人都在问 “怎么了?为什么?”,所以借由新闻热度进行科普的传播效果最好,将其比为“雪中送炭”也不为过。

    此外,广播依旧是最市民化的媒介形式,它比电视快速、比网络精准,而且还能随时与听众互动,由它陪伴的过程中听众还能做其他事情,可以说广播本身就是非常接地气的媒介形式。

    科普B&C的故事

    这里的B&C是Business-and-Customer的缩写,而其中文简称为“商与客”,我习惯用其指代科普专家和科普受众,而多年科普节目的主持经历,使我与“B端”和“C端”都有很多故事。

    先来说“C端”吧,我在工作之余经常开展社区科普讲座,早先我为社区大爷大妈们准备的有关科学方法与思维等“硬”科学,实话说在实际授课中收效不佳,直到有一次课程结束后,一位大妈笑嘻嘻地拿着一张“量子卡”来找我。

    “小段,你讲了那么多科学知识,你跟我说说‘量子卡’究竟是什么科学原理?”(大妈眼神充满期待)

    “阿姨,您说什么?‘量子卡’?这是什么东西?!”(我一脸懵)

    “这你都不知道啊?最近在我们小区可火了,授课的老师说随身携带‘量子卡’可以缓解疲劳,治疗亚健康。我还买了量子背心、量子裤衩和量子水杯,现在新闻不老是说量子科技吗?这些东西到底是啥原理?”(大妈充满期待的眼神浓度值持续飙升)

    “阿姨,我觉得您可能遇到骗子了,量子科技其实……”。(趁机向大妈炫耀了不久前学到了量子物理学知识)

    接下来的对话我就不在这里展示了,因为大妈对我讲述的科学原理一点没有兴趣,反倒更关心自己买的一屋子量子产品是不是真地被骗了,最终我们的对话在既不亲切也不友好的氛围中结束。

    此事给我的触动很大,我们每天在各类媒体中见到的科技新闻与知识并不少,但这种知识真的满足普通百姓的胃口吗?还有那些打着“科学养生”旗号的保健品促销员,用“既治不好病也吃不死人”的保健品骗取大爷大妈的退休金,还造成各种伪科学知识大行其道,我认为出现这个现象的原因就在于“科学”在基层百姓生活中长期缺位,“真科学”不现身,“伪科学”就来抢滩阵地。

    此后我专门开设了“破解生活谣言”的课程,不提高大上的科技,只和大爷大妈们聊聊有关衣食住行的科学,现在来听课的大爷大妈越来越多,反馈也越来越好。

    我认为,科普是一项内涵很广的工作,不论针对哪个人群,让人们感受到科学与自己息息相关,他们才会真心走进科学,进而爱上科学。

    再来说说“B端”,也就是走进我节目的科普专家们,他们中有声名远播的院士专家,也有“非科研院所、非科研人员、非科普岗位”的科学爱好者。众所周知,因诸多主客观原因,科研人员想坚持做科普是有压力的,多年来进出我节目的专家已有数百位,我清醒地意识到作为广播节目无法给他们一夜成名的机会,也无法支付可观的报酬,但还是有不少人坚持到了现在,而我还有幸和他们成了生活中的好友。他们为什么会坚持做科普呢?在我看来,“科普”已经成为他们的一种生活方式,时刻搜集身边有趣有用的知识,时刻思考该如何分享给更多人。

    几天前,我休假去了新加坡,没想到在新加坡植物园偶遇植物学博士史军。他也是我节目的嘉宾之一,从我见到他那一刻起就不停地用相机拍摄园中的各类奇花异草,边拍边说又补齐了某某植物的图册。当他看到有趣的植物还立刻掏出手机自拍一段,现场给网友讲述这类植物的知识。当听到导游说前方有香料种植园,他立刻瞪大了萌萌的双眼,拔腿跑到了队伍最前面。这样的细节当天有很多,我猜想在他看来植物是地球上最有魅力的生物,分享和植物有关的知识,是一件最幸福的事情。

    我认为,科普是一项人与人交流的工作,只有真正爱科学的人才会利用各种机会,不遗余力地将科学传播到每一个角落。要想做好科普,那得先确认过眼神,然后找到对的科普人。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