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1月09日 星期五
馆校合作:构建未来的教育系统
□ 李秀菊

    科学教育

    教育是为了培养人才。科技人才的培养,需要全方位各个层次的高质量的科学教育。因而,仅仅有学校一家是远远不够的。全社会都需要行动起来,在更广泛的范围内提升科学教育的质量。馆校结合是促进校内外融合,提升科学教育质量的有效途径和重要手段。这一点,在国内外都得到了广泛的认可!

    提升科学教育的质量和水平,培养具有高水平科学素养的学生,就需要给学生更多的体验和从事科学探究的机会。宽松的氛围,自由的环境,充分地开展科学探究的机会,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点燃学生开展科学探索的热情。家长都希望孩子未来能成才,望女成凤,望子成龙。那么,家长就要为之付出努力,比如高质量的陪伴,在日常生活中成为孩子与真实世界的连接的纽带与第一任老师。在学校里,所有人都希望老师非常热情,教的内容不仅仅限于教科书,给孩子们提供更多的激发想象力和创造力的道具和空间。上述这些,大家可能认为是理想的社会。实际上,只要我们带孩子走进科技馆,博物馆,这一切就变的没有那么难以实现。所以我们倡导馆校合作(museum- school collaboration)。

    如何促进馆校合作为构建未来的教育系统做好充分的准备?中国科普研究所主办的第十届馆校结合科学教育论坛上,众多专家学者、博物馆教育的实践者等进行了充分的讨论与交流。在这里,我简单加以总结。

    首先,科技馆、博物馆要设置有专门的负责馆校合作的部门,至少也要有专人负责。众所周知,馆长们都是非常忙的,无暇分身来每天处理和学校的合作这样的小事。但是,设有专门的机构,或者专门的人来负责这件事至少说明馆长非常重视馆校合作这件事,并且给予了充分的支持。有专人负责,也保证了有事能找到人,一切都变得顺畅起来。

    第二,馆校合作,多维度,多方式。在对象上来说,除了可以和中小学合作,还可以考虑幼儿园和大学。从方式上来说,除了让孩子在博物馆里上课,博物馆的工作人员也可以走进学校的课堂,甚至帮学校开展科技节等活动。在资源方面来说,博物馆和科技馆可以作为资源的供给方,输出方,也可以作为输入方,比如请大学生来科技馆中做志愿者,承担科学表演等工作。在服务对象上,博物馆科技馆除了给孩子们服务,还可以组织开展教师培训。简单一句话,路有千万条,看你走不走。

    第三,提升馆校合作的质量和水平,避免走过场的唯一方法,是提升馆校合作的内容质量。提升内容设计质量,最主要的途径是提升科技馆博物馆内从事教育工作人员的能力。科技教师对博物馆和科技馆的展品不熟悉,而脱离了展品的科技馆和博物馆的科学教育活动也失去了核心竞争力。因此,高质量的基于场馆的科学教育活动应该是科技馆、博物馆的教育活动研发人员开发完成。目前,我国很多科技馆博物馆的工作人员还缺乏这样的能力。这一点从第十届馆校结合科学教育论坛提问环节中好多都是关于资源共享的问题就能够看出来。

    我们要让学生知道,学校不是学习的唯一场所,上下课铃声也不意味着学习的开始还是结束。无论是学校,还是场馆,为了让学生拥有更好的学习体验,为了构建面向未来的教育系统,共同努力,一起加油!

    (作者系中国科普研究所副研究员,博士。曾在美国伊利诺伊理工大学数学与科学教育系做访问学者)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