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0月26日 星期五
面对地震谣言,我们可以做什么?
□ 张 英

    防震减灾

    近年来,出现多地要有地震的版本,尤其是云南通海地震后,地震谣言让震区人民人心惶惶,影响社会秩序。

    多版本的地震传言称:“中国地震局预报:未来两个月内中国还将发生7级以上地震,大陆板块破裂,地球外壳逆转,XX等地为重点,地震震级可能在7.3级至8.0级……”传言还搬出了“李四光的地震预言”来作佐证,描述得有板有眼,这可把不少网友给吓坏了。由于担心家人的安危,不少朋友还亲自咨询佐证。

    地震谣言的特征

    《荀子·大略》:“流丸止于瓯臾,流言止于智者。” 谣言,指的是没有相应事实基础,却被捏造出来并通过一定手段推动传播的言论。受众未被明确或暗示虚构的前提下,被捏造及传播的与事实不同甚至相反的言论即是谣言。

    第一,地震三要素过分精确。如传闻中地震发生的时间、地点非常具体,甚至发震时间精确到“上午”“晚上”。这明显超过目前预报的实际水平。

    第二,专家预报、跨国地震预报。某某专家讲课时候可能谈及重点监视区,结果听课的人一知半解,利用专家权威形象,以讹传讹。同时,传说地震是由外国人预报的,利用部分国人盲目崇外的误区,既然中国人预报不了地震,外国专家一定可以。

    第三,过分渲染地震影响。联系灾难电影,特别是强震发生后常会出现“某个地方将要下陷”“某个地方要遭水淹”“人类要毁灭”等传言,造成群众恐慌。

    地震谣言的传播

    地震谣言是如何产生的呢?一般来说谣言产生有三个条件:

    一是与公众的切身利益相关,这才有传播谣言的土壤,因为不排除大部分人还是有“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思想。

    二是民众获取消息的来源相对有限,或者说某个特定时期,消息比较封闭,如地震后,相关部门没有发布公告或者说会商意见,地震发生地可能还担忧有较大余震发生,或者说临近的地震担心还有地震发生。

    三是民众的科学素养偏低,如日本311地震后,很多人去抢购碘盐。地震谣言也如此,正因为很多人搞不清楚地震预报、地震预警与地震预测的区别,加之对地震预报水平的误解,造成了不少民众信谣、传谣的事件屡见不鲜。信谣传谣可是违法行为,毕竟稳定大于一切。

    对策

    面对谣言,我们可以做什么呢?

    一、加大科普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公众素养。这是解决谣言产生的基础。

    1.1 降低公众对地震预报的期望。为了不同的用途和目的,我们地震预报分了四个类型。按照国家的标准说法,对十年以后的破坏型地震预报,我们叫长期预报。两年以后的叫周期预报,三个月以后的叫短期预报,10天左右以后的叫临震预报。地震短临预报是世界难题,公众要逐步降低对地震预报的期望,从地震预报转向为住在更结实的房屋。

    1.2 淡化宏观异常的宣传,公众要明白宏观异常与地震之间的正确逻辑。很多地震谣言都从宏观异常开始,人的感官能直接觉察到的地震异常现象称为地震的宏观异常。地震宏观异常的表现形式多样且复杂,异常的种类多达几百种,异常的现象多达几千种,人们总结了震前井水变化的谚语:谚语是经验总结,但不一定都有必然联系。发现宏观异常现象应及时上报当地地震主管部门,交给专业人士结合微观异常去落实。

    1.3 地震发生后的一段时期,灾害管理部门要加大舆情监控与引导工作,疏解公众的恐慌心理,避免谣言的二次伤害;加大心理疏导、重建的力度。同时,要加大应急科普宣传工作,积极构建应急科普宣传资源库。

    1.4 高度重视新闻发布工作。组建多学科的专家团队,研究方案,运用概率性思维,拟定新闻通稿,运用新媒体矩阵结合传统媒体,把握话语权,扩大传播范围与影响力。

    二、加大信息公开力度,提高公众参与程度。

    公众熟知获取权威信息的渠道。地震,很多人觉得神秘,不知道能为防震减灾做什么;很多民科也不断发表地震预报意见,而且大多为事后诸葛亮。公众如何参与,参与什么?值得进一步思考和研究。

    (作者供职于北京市地震局,系防灾小卫士微博微信公众号运营者)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