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09月28日 星期五
科普是一门综合性学问。科普工作与科学知识体系密切相关,还与教育学、心理学、传播学、表演学等相关学科都有联系。一个优秀的科普工作者,不仅要具有渊博的科学知识,娴熟地掌握传播技巧,还要具有较强的组织能力、动员能力,更为重要的是要有一种对科普充满热情、乐于奉献的情怀,一种坚持坚持不懈、追求卓越的精神。
从事科普工作让人生充满精彩
□ 徐延豪
《科普年华——联合国“卡林加科普奖”获得者李象益》,季良纲著,科学普及出版社2018年9月第1版。

    我与象益先生初识是在2006年,当时,我刚调任中国科技馆馆长,正值中国科技馆新馆建设的起步阶段,面临的头绪多,工作繁杂。我多次请教象益先生,象益先生不吝赐教,多次就中国科技馆新馆建设出谋划策。在我进入科协书记处分管科普工作后,我每年也多次与象益先生沟通交流,从象益先生身上学到了很多好思路、好办法,他对科普的执着与激情更是激励我攻坚克难、不断探索。

    很高兴看到这本《科普年华》,较完整地展示了李象益先生几十年坚持不懈从事科普、热爱科普、钻研科普的人生历程。我愿意为此书作序,一则表达对象益先生的敬意;二则希望更多的科技界朋友从中获得启迪,了解科普,从事科普,热心科普,领悟科普的真谛,共同谱写新时代科普事业新篇章。

    党中央高度重视科普工作。习近平总书记从2008 年起,连续5 年参加全国科普日活动。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 年“科技三会”上强调,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没有全民科学素质普遍提高,就难以建立起宏大的高素质创新大军,难以实现科技成果快速转化。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前所未有地将科普事业摆在事关国家创新发展全局的战略高度。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倡导创新文化,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大力提高国民素质。不久前,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上再次强调,要广泛开展科学普及活动,形成热爱科学、崇尚科学的社会氛围,提高全民族科学素质。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对科普工作的指示精神,为新时代科普工作指明了方向。进入新时代,中国科普事业肩负着神圣使命,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让公众理解科学,让科学普惠人民,持续提升全民科学素质, 方能构筑未来发展新优势、厚植国家创新发展的科技和人力资源基础。

    科普是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的基础支撑。当前,新一轮科技和产业变革深刻改变着当今世界发展的战略走向和竞争格局,深刻影响着人类生产生活方式和社会治理方式。创新驱动社会生产力快速跃升,人才成为发展的第一资源,人才的涌现源于强大的公民科学素质和创新文化积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更需要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在全社会的广泛传播和弘扬,成为民众自觉追求的价值风尚。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我国建设世界科技强国“三步走”的战略目标,这就要求我们不仅要在科技、产业等重要领域抢占制高点,更要在国民科学素养、人才质量、创新文化等方面形成强大软实力。

    科普是繁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动力。中华文化在与近代科技发展的相互激荡中不断丰富着科学精神和科学思维的内涵,一代代中国科技工作者在追求科技进步、服务国家人民的伟大实践中,孕育发展的中国科学家精神,已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代中国,科普不仅肩负着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提升公民科学文化素质,增进民生福祉、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使命,更是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关键力量。

    科普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途径。在加强“一带一路”建设、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进程中,科普作为展现国家科技和文化软实力的重要载体,担负着越来越重要的职责使命。科学普及是民心相通的重要桥梁,以科普为纽带,基于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理念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技人文交流,在互利共赢中求取最大公约数,就可以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提供更多的中国方案,为促进全球公民科学素质提升贡献更多的中国智慧。

    科普是一门综合性学问,从事科普工作让人生充满精彩。科普工作与科学知识体系密切相关,还与教育学、心理学、传播学、表演学等相关学科都有联系。一个优秀的科普工作者,不仅要具有渊博的科学知识,娴熟地掌握传播技巧,还要具有较强的组织能力、动员能力,更为重要的是要有一种对科普充满热情、乐于奉献的情怀,一种坚持不懈、追求卓越的精神。科技工作者是科学普及的第一战略力量,科学普及是科技工作者的重大社会责任。科技工作者积极参与科普活动,是科技工作者的责任和义务,也是全社会对科技工作者的期待。

    李象益先生是一位集优秀科技工作者与卓越科普工作者于一身的大成者。他原是一位从事航天发动机教学与研究的教授,不惑之年转型成为一位科技教育、传播与普及的实践者,走过了一段非凡的旅程。30多年来,他敬岗爱业,默默奉献,坚持不懈地从事科普事业,成为科学中心理念的实践者、科普教育理论的探索者。他多次主持重大科普规划、计划的起草,开创性地将科普事业推向了一个高潮,多次荣获优秀科普工作者等科普相关荣誉称号。2013 年他荣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发的“卡林加奖”,这是国际科普同行公认的“科普诺奖”,成为我国获得这一殊荣的第一人。他从科研到科普的成功事迹,得到了国际同行的高度肯定,为中国科普事业争了光!

    今年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开局之年,是改革开放40 周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也是中国科协成立60 周年。中国的科普事业,需要一大批像象益先生一样的熟悉科研工作、懂得科普的科技工作者,热心科普、投身科普、创新科普,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投入科普事业,点燃科普激情,尽展各自所长,积极参与各项科普活动,共同推进我国科普事业再上新台阶,再创新作为,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发出更多中国科普人的时代强音!

    这一本《科普年华》,平实记录了象益先生几十年如一日、坚持不懈从事科普的人生历程,体现了他对科普事业饱含的一往情深、孜孜不倦的理想追求。他精彩而丰厚的科普人生,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能给广大科普工作者和科技工作者以启迪与精神感召。它真切地告诉人们,科普人生可以有这样的充实、有这般的精彩!

    是为序。

    (作者系中国科协党组副书记、副主席、书记处书记。这是作者为《科普年华——联合国“卡林加科普奖”获得者李象益》一书撰写的序言,标题为编者所加)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