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08月03日 星期五
从东方红一号到载人航天(下)
□ 中国工程院院士 戚发轫

    MSTA大家系列讲座

    从载人航天到深空探测

    航天器的第二个领域是载人航天。人类几百年前就想上天,但是囿于科学技术的限制,直到20世纪才有了可能。因为无法上去一看究竟,产生了很多神话。比如,中国的嫦娥奔月、吴刚伐桂。明朝有一个敢于冒险上天的人,名叫万户,将40余个火箭固定在太师椅上尝试上天。这一行为赢得了很多外国人的尊重,月球上有一个环形山便是以万户的名字命名的。中国的登月计划在1975年被撤销,直到1992年才重启。

    1992年为什么批准了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在1986年3月,一封名为“关于跟踪世界战略性高技术发展的建议”的建议书,被摆在小平同志的桌上。这份建议书由“中国光学之父”王大珩执笔,物理学家王淦昌、无线电电子学家陈芳允、航天技术及自动控制专家杨嘉墀联名签署。建议书里,这四位科学家认为我国也要采取相应的对策以应对美国的“战略防御倡议”,这就是后来的“863计划”,其中有一项载人航天项目。经过多名航天领域专家3年的反复分析论证,一致认为中国航天项目要从载人飞船起步,不能沿用美国的航天飞机。航天飞机已经被美国承认是一个错误项目,其安全性能差,返回维修费用高昂,这对于当时中国的国情是无法承受的。假若选定航天飞机上天的方法,也许现在仍停留在试飞实验阶段,无法实现上天目标。归根到底,无论航天飞机还是飞船,适合我们国情的才是最好的。

    1992年起步的中国载人航天工程项目,并不仅仅是让航天员上一次天,中国还要建立空间站。这要经历三个阶段:载人航天阶段、空间实验室阶段和空间站阶段。到目前为止,将杨利伟送上太空是完成了第一阶段,第一阶段杨宏是副总设计师,第二阶段他是“天宫一号”的总设计师,解决了交会对接问题。现在他是空间站的总设计师。

    航天器第三个领域是深空探测。首先是探月。探月工程分三步走:“绕”“落”“回”。第一步,嫦娥一号绕月飞行传回月面信息,嫦娥二号近距离绕月飞行确定了嫦娥三号着陆点。第二步是嫦娥三号登月,让玉兔月球探测车踏上月球。玉兔在月球表面巡视了一段,获得并传回了很多数据,虽然现在停止工作了,但已经完成了我们预期任务。绕月和登月结束便是第三步的取样返回。我国预计2020年前发射月球采样返回器。在月面特定区域软着陆并采样,将月球样品带回地球进行研究。探月工程第三步必须要由成熟的长征五号来完成,现在长征五号火箭正在准备第三次发射。

    1970年4月24日,第一个卫星上天,2003年11月15日飞船送杨利伟进入太空,2007年4月24日嫦娥一号到达月球,这三件事是我国利用太空能力的标志。

    最后就是捍卫太空的能力。2007年2月份,中国用一颗导弹把中国失效的气象卫星给击碎,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向世界声明中国坚决捍卫主权不受侵犯、有能力回击侵犯太空权益的行为,但也引起美国的炒作、攻击:把一颗卫星打碎变成了太空垃圾。这方面确实产生了很大的太空环境问题,后来美国也尝试击落一颗卫星,但是他们吸取了我们的教训,将卫星轨道降得非常低,卫星最后进入大气层燃烧掉,并没有产生太空垃圾。从这以后,我们每年都做一次类似的实验,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经验。目前,我们利用太空、卫星、载人飞船、深空探测等方面的成绩都有很大的提升。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