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驿站
□ 张 骏
民众对自杀的认识存在着很大的偏差,以高考生自杀为例,常见的误区包括以下6个方面:
误区一:压力大,自杀的人越来越多
很多人都会有一种感觉,好像近年来有关自杀的消息越来越多,并把这种现象归结于压力大,人越来越脆弱。
但其实,中国的自杀率是在持续下降的。大家之所以觉得自杀的人比以前多了,主要是因为现在接收信息的渠道多了,手机、网络的普及,微信、微博等新媒体的兴起,了解到这类信息就相对比较多。
误区二:孩子自杀身亡,是父母的“罪过”
孩子“不明不白”地离开世界,当事家长们几乎都会认为是自己的错,在很多新闻报道中,都会对孩子父母的教育方式进行讨论,甚至还有家长悔恨到也选择自杀……
但事实上,自杀的原因非常复杂,父母只是外围的因素,不应该让他们背负如此沉重的心理负担。
重要的事实是,父母的不恰当行为只是其对待孩子众多积极或中性行为中很少很少的一部分。
父母永远是爱孩子的,是孩子成长中最重要的陪伴,也是能够帮助孩子跳出“自杀魔咒”最重要的人。
误区三:自杀的人都有着致命的性格缺陷
在自杀原因的分析中,并没有提到性格,但是在自杀事件发生后,一般人都会把自杀者性格上的缺陷作为自杀的“元凶”。
这种认识是不正确的,性格缺陷只是某些自杀行动或自杀身亡者的特征之一,不能简单把自杀的行为归结到性格内向、性格暴躁等原因上。反之,几乎每个人都有性格问题,几乎没有谁的性格经得起心理专家的剖析。
每一个自杀者,尽管无法勇敢地面对未来,却很可能在坚守、执着其内心中的真善美,选择“告别“,很可能只是在混乱的强大冲击力下进行的无奈选择。即使有个性缺陷,也并不因此致命。
误区四:有自杀行为的人=严重精神病,治疗没多大用
在很多人的观念里,把有自杀行为的人和精神病,尤其是严重的精神病患者画上了等号。其实据统计,有60%的自杀死亡者和40%的自杀未遂者罹患严重的精神障碍,对于这部分人来说,药物是很好的治疗手段。可是,也有相当大比例的人并未罹患严重的精神障碍,所以他们并非药物能治,但是肯定需要心理干预。
误区五:遇到自杀的人,劝一劝就好
很多人应该都有帮助家人、朋友、同事摆脱负面情绪的经验,但事实上,劝说是讲究方式方法的,不是“劝一劝”,而是“劝三劝”。发生前“劝”,发生中要专业地“劝”,最好能够劝导到心理卫生服务系统中去。毕竟心理工作者的“劝说方法”要专业些,比如学校的心理老师、心理咨询师、社会心理服务机构、精神疾病专业机构等;发生后还要“劝”,终极有效的“劝”,是将其“劝”到正轨。
“劝”,代表了爱,代表了对生命的尊重。
误区六:看了心理医生吃了药,肯定就不会自杀了
专业的心理咨询或药物治疗,确实帮助了不少高考自杀风险者度过了危险,但并不是一劳永逸的,也不能因此而放弃治疗。
最后,想抱抱每一个充满斗志承受住各种压力的人,希望你们都能处理好压力和情绪,不快乐或沮丧到极点的时候,请一定要告诉身边的亲人朋友;
想抱抱每一个曾经有过自杀倾向甚至付诸行动的人,你们不是不努力,你们不是比别人脆弱,你们只是暂时还没有找到和世界、和自己和解的方式;
想抱抱每一个因为亲人有自杀倾向而彻夜难眠、惊慌失措的人,希望你们有足够的耐心和坚强,陪伴他们一起度过黑夜和难关;
想抱抱每一个因为亲人的不辞而别而一夜白头、疚痛终生的人,虽然这一次和他们的离别隔得久了一点,但终有一天还会再见面……
(作者系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心理卫生中心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