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2000多年前,孔子就打破了“学在官府”的传统,开启体验式教学的新篇章,带领众多弟子周游列国进行治学,成为我国研学旅行的奠基人;庄周更是自由自在地逍遥游,一方面拜访名师乃至学而优则仕的一种途径,另一方面也促进了文化的交流。这是古代的研学旅行,现在研学旅行也如火如荼,各大学校纷纷带领芸芸学子研学旅行。
研学旅行的概念最早于2013年由国务院提出,直至2016年12月,教育部、国家旅游局等11个部门联合发布《关于推进中小学研学旅行的意见》,首次多部门联合发文落实推进研学旅行。
实践基地课程平台认为,研学旅行,顾名思义就是在旅行中进行研究性学习。中小学生研学旅行是由教育部门和学校有计划地组织安排,通过集体旅行、集中食宿方式开展的研究性学习和旅行体验相结合的校外教育活动,是学校教育和校外教育衔接的创新形式,是教育教学的重要内容。
然而,许多机构打出了课程设计培训的旗帜,把又一套课程叠加进来,只是换了场景而已,并没有真正让孩子们参与进来,还是在为孩子灌输灌输再灌输。
而许多人误以为研学课程一定要做的高端、大气、上档次,加入更多的知识点才能得到学校、家长的认可,而实际上,真正的研学旅行不在于上多少课,更主要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动手动脑能力才是核心所在。
可以作这样一个假设。当你的旅行目的地确定以后,对该地的人文地理环境特产气候等等自然环境以及人文环境,都会有多维度的视角。把这些交给学生,明确自己的选题方向和目标,然后开始收集整理资料,从摘录到分类,然后整理出提纲(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们会学会用科学的方法积累素材,同时会提高学生的阅读和理解水平),在通过实地旅行后,学生们的感官认知有了进一步的加强,同时带着问题去旅行,更有利于发散学生的思维,找到自己的兴趣点,因为学生的主动参与,会始终处于一种兴奋状态,他们的语言运用常常比平时流利,富于感情,会超过他们平日作文的表达水平。
与其让学生们匆匆忙忙在短短几天完成所谓的研学旅行计划,让孩子们的兴趣点发生跳移,不如让孩子们抓住自己的兴趣点更多地去扩展,去思考,去理解。
研学旅行不是一次课堂的转换,由单一被动地听老师(导师、专家)讲授,要改变为主动独立地动手操作,解放学生的手脚,鼓励学生参与体验,进而激活学生的思维,让他们更具有研究力和创造力。
让孩子们学会学习或许是研学旅行最大的收获,谁掌握了学习的途径和方法,谁就掌握了知识和能力,谁就能走在科学研究和发明创造之路的前列,这正是时代对未来的需要。
行走在自然中,耳中充满知识,手中的笔正在研学清单上飞舞,既远离课堂,又回归课堂。无论是走出课堂,还是将大自然搬进课堂,知行合一,将书本上的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为学生开创一种能够激发他们的兴趣、挖掘他们内心强大潜力的,能够让他们体验、感受并可以实践的教育方式。
英国哲学家约翰·洛克在《教育漫话》关于儿童旅行的意见中写道:“教育的最后一部分通常是旅行;一般认为,旅行之后便大功告成,造就一个绅士的工作终告结束。”大自然是一个蕴藏丰富的大宝库,社会是一个活生生的大学校。伴随着学校、家长、社会、学生对研学旅行认识的不断提高,各地教育主管部门、各地中小学、各地旅游部门等不断完善研学旅行操作规程,研学旅行通过变革教育方式将成为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一个有力杠杆。
研学旅行,学行合一,止于至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