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时空
在不久前举办的一次国际科幻峰会上,刘慈欣幽默地说:“科学技术给了我们(科幻作家)这碗饭吃。”他认为,非功利性的基础科学研究能够让我们对世界有更全面的认识,用更先进的科学理论来看待世界。这番话恰好互证了我之前提到的,科学是科幻大厦的根基,没有科学根基,科幻便无从谈起。同时,也想在此重申一下,科幻作品所描写的世界,一般都是异乡人的世界,这涉及科幻作品的故事发生地的设置问题。
先从我最崇拜的科幻大师——艾萨克·阿西莫夫谈起。
阿西莫夫是犹太裔美国人,他出生在俄国,3岁时随父母亲移民。所以美国对他而言其实是异乡,并非故乡。百老汇有一出著名的歌舞剧“屋顶上的提琴手”,描述的正是俄国犹太人的流浪经验。在剧中,人们不仅沉醉于一首首动听的歌曲,也会同情犹太人到处被歧视和迫害的遭遇。尽管他们在俄国居住了好几代,却仍然被视为异族,最后不得不移民美国。
另一位科幻小说家罗伯特·海因莱恩,几乎与阿西莫夫齐名,也是犹太人,他的成名作就是《异乡异客》。这两位科幻大师的“异乡人经验”,不仅是犹太意识的主要一环,恐怕也是陶冶一位科幻作家的重要因素,因为科幻小说里所描述的,正是异乡人的异乡经验。顺便提一下,以超人为代表的超级英雄中,绝大多数的原形都是犹太人。
可以想象,年少的阿西莫夫在父亲开的糖果店里帮着做事的时候,就已经感觉到自己是无法融入美国主流社会的异乡人,即他的世界永远和别人的世界不一样。少年阿西莫夫只有寻找自己的内心世界。恰好就在那时,他接触到了科幻杂志,注意到里面的人物大都和他一样也是“异乡人”,科幻世界也和他所在的世界不一样,自成一个体系,有自己的规律,甚至有自己的语言。由此可以看出,在科幻的世界里,故事具体发生在哪儿不重要。
我正在创作的长篇科幻系列《超越时空》的基本科幻构思,甚至发生在两个平行时空之中,那也是科幻读者能够接受的设定。而且,恰恰科幻读者已然习惯于“异乡人经验”,离开自己的世界越远,差异性越大,所产生的带入感反而会越强。
这个科幻故事的构思决非偶然,因为我和我的太太小玲也是“异乡的异乡人”,纽约是我们在海外待得最久的地方,这也是我为何将第一部科幻故事的背景放在纽约的原因之一。
其实,中国的科幻读者(观众),一谈到科幻,可能第一感觉就不会是在中国,因为先入为主的原因,看着不像!比如杨幂主演的电影《逆时营救》,把故事背景放在中国、放在华人世界,看上去的感觉非常怪异、浓浓的《三生三世》科幻版即视感……
因此,中国的科幻作品将故事背景放在中国,是完全没有必要的,反而冲淡了科幻的感觉。因为科幻世界就是“异乡人的世界”,未来中国科幻影视的成功突破,肯定不会刻意将故事背景放在中国,科幻影视并不需要以地理位置来“接地气”。
比如,好莱坞科幻电影《Her》的外景地,全都选在上海拍摄,好莱坞的很多科幻电影,都不是在纽约、LA、芝加哥这些常用的外景之地……他们就是在刻意为好莱坞科幻电影的欧美观众营造一个“异乡人的世界”——这可能正是他们用来架构一个未来科幻世界的手法之一,恰恰是不用“接地气”的。
目前,中国科幻电影存在的最大问题是什么?
一谈到这个问题,好像大家最担忧的是技术方面,比如特效。其实国内拍不好科幻片的主要原因并不是特效,特别像Cyberpunk(赛博朋克)这类科幻影视,对于特效的要求并不高。
我认为,中国科幻影视最大的问题,在于对故事、对未来世界的构架上,以及语言形式、视觉风格、表演样式等方面,尚未建立起一整套能让国内观众接受的科幻影视模式。所以,让我们一起朝着这些方面去努力吧!
(作者系加拿大某国际财团风险管理资深顾问,科幻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