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03月16日 星期五
科普需要大师级科学家
□ 王渝生
郝柏林和杨焕明两位院士在交谈 王渝生 摄

    余生趣潭

    2018年3月7日,84岁的著名理论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郝柏林在北京逝世。

    一个多月前,1月20日,在杨焕明院士召集的一次聚会上,我们同桌用餐,我还拍了一张郝柏林和杨焕明二位院士交谈的照片,当时郝柏林刚从一个学术会议上赶来,会牌还挂着哩。不想他老人家竟匆匆去了,真是人生无常!逝者往矣,生者要多多保重。

    一年多以前,2016年11月6日,在杨焕明主持的华大基因第十一届国际基因组学大会期间,科普嘉年华会议在深圳国家基因库盛大召开,诸多科学大家、传播学家、教育专家、中学师生、跨界嘉宾共聚一堂,畅谈科普,我有幸以一个小小的音符汇入了这一曲盛大的科普交响乐之中。

    科学大家讲科普,成了这次会上的最强音,也是最靓丽的一道风景线。82岁的郝柏林大师登上讲台,一开口就不寻常:“人们常说的‘赛先生’,现在几岁了?追溯西方科学发展史,‘赛先生’已经有400多岁了。然而在中国,他始终没能很好成长,没有进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回顾中华科学发展,大多是技术的发明,背后的科学并未有大的进步。当下我们不仅要少一点阿Q精神,更要再少一点阿O精神,剪掉辫子后,还是要继续反思……”

    语言犀利,切中时弊,博得在场听众阵阵笑声和掌声。大师科普,真是生动又深刻!

    请看郝柏林的《物理是一种文化》:

    “物理学是讲道理的学问。学习物理学,就是要学会用少数大道理,讲明白许多小道理。物理学教导我们寻根溯源,追求真理。物理学又是方法论,它训练我们从事实和数据出发,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教我们分清主次,善于抓住主要矛盾,不被细节引入歧途。”

    “物理教育是文化教育。物理学是多门自然科学的基础,物理学是技术进步的源泉。科学与技术不是一回事。科学,特别是物理学,不断扩展着人类的世界观、方法论和自然观;科学的内容与作用远远多于‘生产力’。以技术涵盖科学的简单、机械的理论和实践观,一直在妨碍着学者们安心致志、长期坚持地做出事情。 我们必须从文化层面上考察物理教育,从教育入手来改变状况。”

    “物理是一门艺术。同音乐、绘画一样,物理学,或广而言之自然科学有着不同背景、不同深度的大量欣赏者和爱好者,这是现代人文化素养的一个重要方面。同乐师、画匠一样,社会需要相当多专业的物理工作者和物理教育家。同音乐家和画家一样,社会还需要有所发现、有所发明的物理学家,在推动整个人类的科学技术进步方面,做出中华民族应有的贡献。培养所有这些素养和人才都是物理学教育和物理学教师的使命。”

    再看郝柏林《走近与人类共生共存的细菌世界》的开场白:

    “白喉、霍乱、天花、伤寒,细菌引起的传染病曾夺去无数人的生命,很多人‘谈菌色变’,避之不及,然而,随着科学研究的不断深入,科学家们发现,细菌其实是大自然物质循环中和人类关系最为密切的参与者,人体内细菌的数量接近人体自身细胞数量的10倍,人体就是一个移动的细菌聚居地,细菌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生物?细菌与人类健康有着怎样的关系?科学家们对细菌的研究又有哪些新发现?”

    接下来,就是条分缕析,而且娓娓道来。

    这就是科普,大师的科普,真正的科普。

    科普,需要大师级科学家的示范和引领。

    (作者系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科技馆原馆长、研究员)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