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的研究中科学家已经发现,外界刺激致使人们情绪发生变化时,身体总能先一步做出反应。经由植物性神经系统,我们的身体能够对血液流速、神经递质分泌量等因素进行调节,进而使身体产生变化,然后更好应对接下来发生的状况。
来自芬兰的科学家进一步根据人们在经历某些情绪时的反应,绘制了人体的“情绪地图”。研究论文发表在《美国科学院院刊》上。
以往研究曾对人体的面部表情与情绪变化的关系加以探讨,而这项由芬兰阿尔托大学、土库大学以及坦佩雷大学三所院校的科学家合作完成的工作,则延展了此前研究的范畴。这项研究进一步明确了情绪与人体变化的关系。
在研究过程中,研究人员进行了一系列实验来揭示人体的“情绪地图”。在这项实验中,参与者被要求对六种“基本情绪”和七种“复合情绪”做出反应。研究人员要求参与者想象自己经历某一特定情绪时身体的反应,根据身体的状况在人体模型中标示出体内产生变化的区域。
在标示时,红色表示身体的某些区域被激活,感觉更加灵敏,而蓝色则代表被抑制,感觉变得迟钝。
研究人员发现,在感受不同的情绪时,胸部区域和头部区域的变化是最为明显的。
科学家推测这一变化可能与呼吸、心率和面部表情的改变相关。在经历愤怒、开心、悲伤和绝望时,人体的上臂感觉会得到不同程度的激活或抑制。而恶心则明显引起消化系统的不适,而人们似乎只有在经历开心时,全身的所有区域才能得到激活。
实验参与者绘制的“情绪地图”汇总六种“基本情绪”,包括愤怒、恐惧、厌恶、快乐、悲伤以及惊讶,“复合情绪”则包括焦虑、爱、抑郁、轻蔑、骄傲、羞愧以及嫉妒。
研究的参与者大多来自瑞典和芬兰。为了确认文化是否会对身体、情绪的反应产生影响,研究人员招募了来自中国台湾的被试者作为东亚文化的代表参与了这一实验,获得的结果与瑞典和芬兰被试者差异不显著。这证明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在经历相同情绪时,身体的反应是类似的。
在之后的一系列实验中,参与者并不用对某一特定情绪进行想象,取而代之的是,他们需要通过阅读一段故事,观看一段影片,或是观察一张面部表情图片等方式使得自己“进入”到类似的情绪中并尝试绘制图像。
研究人员收集这些图像并进行对比发现,即使使用了不同的唤醒方式,参与者绘制的“情绪地图”与此前的实验仍具有较高的一致性。
在未来,科学家或可通过将“情绪地图”与脑电图结合,进一步探索情绪产生和发展的整个过程。这一研究成果同时将为某些由器质性病变引发的精神疾病的治疗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