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叶建华
来自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初一学生周宇丹青一边脱下实验服装一边说:“这是我几年来参加课外实验课中最好的一堂课,我们不仅自己动手制作了电池,让土豆唱歌,懂得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原理,而且参观了中国化工博物馆,使我们终身受益!”
这个场景发生在位于北京市海淀区北四环西路62号的中国化工博物馆。
2017年12月30日上午,一个辞旧迎新的假日。中国化工博物馆却热闹非凡,实验室里迎来了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海淀北部新区实验学校、北京市二十中学、北京市二十一世纪国际学校、北京市五十七中学、北京市育英学校、北京市师达中学等十多所学校的28名初一学生。这些孩子在家长的陪同下兴致勃勃地开启了向往已久的电池DIY(即自己动手制作电池)实验活动。
电池DIY实验课就是在老师的辅导下,学生自己动手实验,用土豆块作为能源发电以及自己动手制作电池。
为了开好这堂实验课,中国化工博物馆与北京师范大学合作提前做了精心准备。设计了同学们关注的内容,准备了实验材料,设计了制作流程,同时还制定了安全规范,实验之前首先告知安全要求,确保同学们实验平安。
同学们在王丽和邵玉梅老师的辅导下,按照实验流程,将锌棒和铜棒插入土豆块,连接音乐芯片,土豆块竟然播出了悦耳的音乐,令同学们惊叹不已。王丽老师告诉大家:土豆块插入正负导线后能将化学能转换为电能,不仅是土豆,而且萝卜、西瓜、苹果都能发电。我们这世界能源无处不在,同学们要努力学好化学知识,掌握运用自然资源造福人类的本领。
完成土豆块唱歌实验项目之后,同学们开始用材料包中的材料自己制作电池。他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将碳棒插入铁管,倒入黑色粉末,注入化学液体,连接正负导线,时间不长,一节电池做好了。用电压表一测,有的电池电压达到1.5伏以上,相当于商店里出售的电池电压。
王丽和邵玉梅两位老师细致地讲解了材料的性能,电池的发电原理,让同学们不仅知其能,而且知其所以能。当老师宣布:同学们制作的电池可以带回家时,更让同学们兴奋不已、喜出望外。
同学们通过实验课,感受到了化学的神奇。实验课程结束的时间到了,还有许多同学久久不愿离去,回味着这段美好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