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09月22日 星期五
打造科普全媒体平台 全面助力创新发展
□ 房汉廷

    秋虫渐噤声,科普放歌鸣。

    在金秋北京,在中国科协驻在地中国科技会堂,我们迎来了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和各位科普专家、科普作家,请大家与我们科技日报社诸多同仁,共同见证9月16日这个大喜的日子。

    这一天,对中国科技界、教育界和产业界来说,不是一个普通的周末,我们终于迎来了《科普时报》以及全媒体科普平台这样一个创刊创办的激动人心时刻。刚才,各位领导都给了我们满满的祝福,也给了我们殷殷期望,还有很多鞭辟入里的鞭策,我想这些祝福也好、期望也好、鞭策也好,既是我们前行的动力,也是我们不断矫正自己方向的指针。

    秋色渐浓,秋实渐熟。我们在这样的历史天空下,逆势创刊《科普时报》,打造科普全媒体平台,一个核心愿景就是全面助力中国的创新发展。

    一、感悟科学普及的重要性

    我们知道,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对科技创新、科学普及给予了极高的定位,他将其形容为创新发展之两翼。如何理解总书记讲的科技创新和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驱动发展的两翼?我跟同仁们一块总结,一块研究,最终的体悟可以概括成两句话。一句话是“科技创新是变未知为已知,科学普及是变已知为广知”;另一句话是“科技创新重在创造人类知识的增量,科学普及重在激活盘活人类知识的存量。”

    关于科学普及,以往我们总是把它当成一种兴趣、知识点,实际上无论是我们的生活,我们的健康,我们的社会组织,包括我们人生的三观,都离不开对正确的科学知识的掌握和运用。科学技术如载人载物之舟,舟强舟大方可致远,而科学普及则如舟之龙骨,舟之素材。

    二、创新科普理念与服务模式

    科学普及虽是个长效事物,也是个经久不衰的话题,但在信息和传媒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依然要创新科普理念和科普服务模式,打造信息化的科普引擎,大力发展“互联网+科普”,才能适应时代,适应用户,化解传统媒体读者失联、内容失联、渠道失联的尴尬窘境。

    今天请大家见证《科普时报》创刊,但我们绝不是做一个简单的纸媒,而是在这样一个基础上,打造科普全媒体平台打造。这个平台,包括中国科普网、科普时报、三微一端、科米直播,以后可能还有若干线上线下产品针对不同人群给予精准化的学习和讨论产品及服务。

    中国科普网是我们着力打造的PC端科普平台。这个平台里不仅有文字、图片,还有视频,目标是把科普大容量、快节奏、立体化、视觉化地全面呈现出来。

    《科普时报》则是针对青少年渴求知识滋养,老年人希求健康长寿这两大主体纸媒需求人群,提供正确、权威、全面的精神食粮。

    我们的微博、微信,实际上是点对点移动端的快速反应,直播平台则是对一些大型的有特色的活动,第一时间点向它的受众进行传播。当然,我们在PC端上也有很多固定用户,人们有很多习惯我们同样要兼顾到。正在建设中的科普APP,则是让人们体会科学,体验科学,参与互动,让科普如影随形地陪伴着人们的生活。           

    三、科普全媒体平台建设的六个方向

    第一个是围绕全媒体平台建立一个强力的技术支撑体系。内容为王虽然正确,但很不全面,没有技术就没有读者的时代已经开启。唐朝时杨贵妃为品岭南荔枝,被杜牧骂到“红尘一骑妃子笑”,还不是传输技术落后吗?到科技日报社工作近两年时间,有一个深刻体会,内容为王这个说法可能没有错,但没有技术,你的内容是很难送到读者阅读筐的。今天有了物联网、5G、Al,我们还不用它们为读者服务,则罪莫大焉。今天讲技术为王,就是通过传媒技术把好的科普知识,好的东西能够快捷、便利、便宜地传播出来,传达到,所以我们要建立技术+内容。

    第二个是开展科普舆情的监测,服务政府科技决策。政府现在经常后知后觉,一个事情发酵起来了才去灭火,可是火为什么起?从哪里起?常常懵懂未知,事后工作也不了了之。我们要把事情做到前面,才能做到先知先觉。

    第三个是做好科普产业化的工作。这也是我们强力考虑的,科普是宣传、是普及,同样是产业,为什么有那么多杂音,为什么有那么多别有用心的科普知识充斥着网络呢?其实后面有很强烈的利益驱动,他们给我们做出了科普是一种产业的表述。但有很多是误导,甚至是欺骗,我们要正本清源,同样形成阳光下的产业化。

    第四个是对不同用户分级设计实现内容精准推送。现在每个人所处的知识结构、知识环境都不一样,再不能用一张报纸让大家捧起来阅读,从第一个字看到最后一个字,我们大家看的都是一张报纸。现在分众化非常强烈,每个人偏好每个人知识储备都不一样,每个人遇到的困惑和难题都不一样,所以要根据不同的用户,我们要算法以及人工干预实现精准推送。

    第五个是对突发事件建立科普应急机制。很多事件的爆发与失控,都和科普应急机制缺失有关。如近些年发生PX项目选址困难,核电项目落地困难,转基因技术难以产业化等,固然和谣言有关,但政府和科技界、产业界没有建立相应的应急机制也是重要方面。当人们无法从权威、公正渠道获取准确信息之时,就是谣言蛊惑民众之日。

    第六个是建设公众科普互动平台,增加科普参与者的获得感。过去的传播方式都是我在讲,你在听,我在灌,你在收。实际上这样的一种模式,没有互动感,没有体验。互联网时代一个重要的模式,就是用户体验,甚至说到了用户体验至上,每个人亲身感受到他所接受到的知识也好,案例也好,活动也好,寓教于乐,自己本身就是科普当中的一员,这样才能够有效地把我们所要呈现的事业达成我们的目标。

    四、科普全媒体平台五大特征

    我们正在建的这个科普全媒体平台,其特征可以概括为四个方面。

    第一是移动优先。现在不移动则死,这有点像鲨鱼。鲨鱼只有游动,才能够有效地吸收水中的氧气,如果不移动很快就窒息。我们的媒体,现在也到了这个时代,再想用一个慢腾腾缓慢的,以为你做什么菜大家就吃什么菜,现在人家不吃不会动的菜了。所以一定要移动起来。

    第二是多形式表达。刘延东副总理说要创新科普形式。怎么创新?我们过去印书,印《十万个为什么》,我们做电影《小蝌蚪找妈妈》,这是一种科普。今天在信息采集、信息处理、信息传输共同推动的信息革命下,我们原创里包括科普剧、科普电影,科技手段上有增强现实、混合现实、裸眼3D,使人们对技术的体验更加准确、清晰,同时身临其境。

    第三是交互式模式。提升用户体验,媒体必须互动起来,要社交化,不再是我说你听,因为现在整个公众的科学素养水平文化基础训练非常高,中国现在是一个全球作为经济体当中拥有高等教育背景人群最多的一个经济体。正如刚才有专家讲到上世纪90年代《科技日报》的“院士·科海甘辛”栏目为什么印象那么深刻?因为院士第一是饱学大儒,第二是科学前沿人物,第三他是鲜活的,这样的人生是可以复制的,我们每个人只要努力,都有可能达到人生曾经未达到的高度,所以给人亲近感、真实感,让人能学习,所以有一个科学家进校园线上线下互动平台。

    如众所知,没有一个人能够随随便便成功,每一个大人物,其实都有寂寞甚至落寞的时光,没有这段寂寞和落寞的时光,也就不会达到未来的一种腾飞和爆发。科学家进校园,院士进校园,在一定程度上,就是激励我们的莘莘学子勇敢地迈出一小步又一小步,最终致以千里。这一点我曾有过一点体悟和实感,即“贤达虽远,渐学渐近。”

    第四是视频化。过去我们的科普主要是读文字,后来读图,今天不能只读字和读图,更应该是视频。我们知道一秒钟的视频是24个图片,图片得用24张表达。

    第五是个性化定制。人工定制化的服务加上网络大数据的系统智能推送,可以更精准地服务用户。我们看今日头条,看腾讯的的内容,越看越会收到自己需要看的和想看的。这就是按照用户的个人偏好进行了自动的定制化。我们这个平台同样有此功能。

    万里长征迈出第一步,我们就不愁第二步。有一件事情叫做贵在坚持,我们今天可能是筚路蓝缕,明天可能是爬坡过槛,后天就可能登上科学创新的巅峰。大家知道中国科技人创新在全球,更主要是最近10年的时间,已形形成了“三跑并存”的局面。如果再发力,把科学普及这一翼也打造起来,强壮起来,我们的创新发展就会以更广泛、更深入的形式铺展开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有了更强有力的支撑与引领动能。

    (作者系科技日报社副社长,北京国科传媒文化有限公司董事长,中国发明协会副理事长)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