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09月22日 星期五
自觉按自然规律建设家园

理想城市

    □ 李同德

    我国古代择居的“天人合一”思想,就是人与大自然和谐相处。古代谈到天人合一,离不开两个词——堪舆、风水。

    汉代许慎曰:“堪,天道也;舆,地道也。”即“天地”总的名称,后演变成“造图宅书”的名称。

    晋代郭璞曰:“气,乘风则散,界水则止;古人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故谓之风水。”

    本文试图剔除迷信外壳,用现代语言简略说说天人合一的择居地学内核。

    古人在长期自然选择中,为了能在地球表面生存下来,渐渐认识到必须与大自然和谐相处,从反复失败中找到了规律:顺应自然,只能避凶(可能出现自然灾害)择吉(阳光充足、水源丰富、安全地段等)去选择适宜的居住环境。由此产生了堪舆理论和风水先生。

    堪舆或风水理论本质上就是运用地质、地貌、水文、气象、天象、生物、生态等理论,将人类自身作为自然界成员融入其中,来选择生存环境,做到天人合一,永续发展。

    所谓“吉”地,通常是背山、面水,向阳、聚风,地势平坦等,从方位上坐北朝南,北山南水,这样地段的小气候温暖宜人,适合人们长久居住,可建设村落或郡县都城。除上述条件外,可选择其附近生态良好的山丘(山上林木茂盛),一般都作为风水山或“神山”敬仰,订立乡规民约:禁伐、禁牧、禁取土采石,甚至禁入,名为不得破风水,实际是严格的生态保护规定,要为子子孙孙留下良好的生态环境。人融合在“吉”地中,得以生存繁衍下去。但我们看到不少古村落,古人留下的良好的村落肌理和生态环境却被现代的旅游开发而破坏掉了,其中有不少案例是规划师顺应某些压力做了古代风水先生都不敢做的蠢事。

    我国是多山的国度,多数山势自西向东,大河水系也自西向东,经中部低山丘陵,最终经过东部平原入海;也有山势南北走向,西南地区的大河水系自北向南入海,或经中南半岛入海。这样的地势造就了大量分散的适宜居住的局部地域,被风水先生选为古城城池的“吉”地。我国许多以“阳”命名的古城都是背山面水,坐南朝北,城南都有河流,如洛阳、安阳、南阳、信阳、绵阳、资阳、襄阳、沈阳、咸阳、贵阳等等,这些城市一直传承到今,不愧为“吉”地也!古代风水先生确实很有智慧,当今的规划师也应有所借鉴。

    所谓“凶”地:与吉地相反,通常指易发生地质、洪水灾害和其他灾害的场地,如高山、冰川、地震多发地、沙漠、低洼、潮湿、背阳、风口、缺水、瘴气等不宜居住场地。

    我国大部分国土是不宜居住地域,但这些地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和水源保护地,必须绝对保护。其次,本来是“吉”地,如果没有听从劝告,“破了风水”,即人为改变了原有环境或地形,就有转化为“凶”地可能。如背山面水向阳,择水而居是属“吉”地,但为了某种利益,不注意而开矿、取土或填湖造地堵塞了水道等,短期内还不会显现灾害,一旦出现强降雨或轻微地震,就会成灾,用古语说,这是“破了风水”,转化成“凶”地。

    由“吉”地转化成“凶”地,最典型的例子是湖北某市。就古代风水而言,因河、因湖、因水设镇(城),适宜人类生存繁衍发展,属“吉”类风水宝地。但发展到现代,由于对地学的无知,利益驱动,填湖造地扩展建设用地,其中心城区由新中国成立初期127个湖泊,到如今只有38个,在高速发展的近30年内,湖泊面积减少了100平方千米,形成了小雨小灾、大雨大灾,暴雨成泽国,风水宝地由“吉”转化为“凶”地。

    要敬畏自然、尊重自然、保护自然,学习古人留下的天人合一的思想,从中探索自然规律,把人类自身融入到自然中去,自觉按自然规律建设人类的家园。

    (作者系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遗产保护与城乡发展研究中心顾问总工,高级工程师)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