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09月22日 星期五
《熟水包装饮用水》团体标准实施
明确新品类特征性指标 高于或严于国家对应的污染物及理化数据

    科普时报讯(记者 马爱平)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饮用水品种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品类区别要求越来越精细。8月14日,中国民族卫生协会发布《中民卫协发(2017)012号》公告,编号为T/CNHAW 0001-2017的《熟水包装饮用水》团体标准(以下简称“熟水团标”),自9月10日起实施。

    什么是熟水?在今春由中国民族卫生协会健康饮水专业专委会主办的“首届中国熟水产业创新论坛”上,北京民俗学者、中国茶文化北派茶礼传承人冯建华对熟水定义作出了解释。他说,明代大药物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有“太和汤”记载,说它能“助阳气,行经络,促发汗”,其性平、无毒,是一味良药;喝太和汤也是有讲究的,待它自然晾到常温才可以喝。

    “熟水团标”是如何出台的?在7月18日召开的“熟水团标”送审稿审定会议上,健康饮水专委会秘书长马锦亚介绍,包装饮用水采用“巴氏消毒式”的纯物理加热生产工艺,传统、安全、可靠,能够保证饮用水的水体本质。但是目前,我国的国家标准对于包装饮用水采用热消毒技术,尚未作出明确的规定和要求。

    “为更好地指导和规范采用热消毒杀菌工艺用于包装饮用水的生产,由健康饮水专委会牵头,召集健康饮水、水工艺技术及水文化习俗等方面的专家,组成专家起草组及审定组,在包装饮用水新国际GB19298的基础上,共同完善、编制了‘熟水团标’。” 马锦亚说。

    经过近一年时间工作,专家学者对《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要求的106项指标进行严格检测和筛选,对1000多个实验数据进行认真分析解读,在GB19298其他饮用水类别中,细化出“熟水”品类,明确新品类特征性指标,高于或严于国家对应的污染物及理化数据,为“熟水团标”走向国家标准奠定法律基础。

    “熟水团标”坚持了哪些技术标准?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环境所副所长白雪涛指出,以符合GB19298标准中原料要求的生产用水为原水,采用超滤、纳滤、反渗透等膜过滤技术,仅通过不低于100℃物理加热杀菌工艺,加工制成的包装饮用水,即定义为“熟水”;加工技术上,突出特点是“熟水”电导率[(25±1)℃]/(μS/cm)>10。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