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亚马逊的无人机、京东的无人仓、阿里的无人超市,百度的无人驾驶,西门子的无人工厂……层出不穷的“无人技术”令人眼花缭乱。人们在感叹科学技术大迈步的同时也对未来世界充满了焦虑与不确定性:“无人时代”的来临,人类能做些什么?
科幻动画电影《机器人总动员》中,所有的人类都堕落成完全依靠电脑的帮助才能吃喝拉撒的胖子们,不会自己走路,都有机器人伺候。虽然因为地方小大家离的都很近,但是人们每天的生活主要是坐着看电视购物频道,以及打电话。互相之间也没有什么感情交流。所有人都是经济学家设定的理性人,从小接受的电脑教育就是要消费消费再快点消费。
夏娃本来是个很酷的机器人,但在清扫型机器人瓦力的熏陶之下,她慢慢变成了金庸小说的女主角。
当人变成机器,机器人却有了感情。瓦力的感情不仅仅是爱情,他甚至还有一种对生命的爱,执意要向人类证明地球上的生命。
在瓦力和夏娃的帮助下人类之间也开始有了感情的交流最终回到了地球。
在人工智能领域做过50年研究工作的著名学者博登对于人类被毁灭的前景并不担心,但是她担心的是人工智能已经产生的影响:例如在日本,有人热衷于用机器人照顾老人和病人,这让她感到恐惧。她表示,社会必须问一问,这样的做法是不是缺乏人性。
的确,快速发展的“无人技术”也有其致命的缺陷,就是如何照顾到客户作为一个“人”的情感需求。
拿最近比较“火”的无人零售店来说,许多走进零售店的客人,他们的目的并不是单纯地想买一瓶矿泉水或者一包瓜子,而是想和店老板唠唠嗑、拉拉家常,聊聊本地的人情世故……而“无人零售店”是无法解决这种类型的客户需求的。
你坐进一辆出租车里,司机的位置空空如也,再也没有“的哥”去跟你“侃大山”了。未来我们会不会因为机器人的普及而让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更加遥远?
日前,上海的缤果盒子因高温暂停营业,网络流出的图片显示,当时店内的甜甜圈、巧克力以及乳制品都已融化,显示出无人便利店这种新模式的不成熟。
缤果盒子曾表示,无人店成本相比普通便利店要少80%以上。然而安全监管带来的高成本,是市场对无人便利店的首要担忧。目前无人便利店通常采用RFID标签技术和二维码识别,有体验者反应,离开便利店时只要撕掉商品上的RFID标签就可以逃避结算。而目前的视频监控等报警技术也不能及时发现并制止这些行为。
事实上,“无人技术”是人类永恒的理想,它的真正目的是帮助人类脱离那些重复低效、高成本低产出的工作,或者是远离那些包含着不确定性的危险工作。人类将更多的精力转而用在那些高附加值、高产出并且能够为人类发展带来更大贡献的工作中去。而如何照顾到人类作为一个“人”的情感需求,更是“无人技术”需要跨过去的一道坎儿。
环球网2017.7.18 文/王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