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B-1轰炸机和F-16战斗机中发现中国原材料”,在美国军方对所有“中国制造”都紧张兮兮的大背景下,美国国防部的这一发现已足够耸动。路透社3月10日发表独家报道称,美国法律禁止武器制造商使用来自中国及其他一些国家的原材料,担心对外国供应商的依赖可能让美国在未来的军事冲突中处于“弱势地位”。
路透社称,美国2009年曾修改法律,扩大了对武器中使用外国原材料和零部件的限制范围,使用外国特种金属生产的高性能磁铁也被包括在禁令内。在此之后,五角大楼负责采购的副部长弗兰克·坎德尔共发出了5份豁免。
让美国不得不“豁免”中国原料进入关键武器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路透社称,中国是全球特种金属的最大供应国,同时也是制造用于高温环境下工作的磁铁的原材料的最大供应来源。不过,美国国会人士也表示,美国研发替代材料的努力已经取得了一些进展。此外,据五角大楼高级官员说,在2012年末F-35战斗机使用中国原材料的问题曝光后,国防部发起了大规模的审核行动,但最终却予以豁免,因为这些零件不会带来风险。在某些情况下,拆开复杂的设备,将使用中国稀土制成的磁铁材料更换下来是一项成本昂贵的工作。而在另外一些情况下,这些零部件将在未来的常规保养中被更换。该官员说,“你不可能打开一个价值数百万美元的雷达,只为更换一个价值20美元的磁铁。在技术上,它们没有风险。”路透社称,五角大楼针对F-35战斗机的豁免范围涵盖用在115架战机雷达上的价值2美元的磁铁。F-16战斗机和B-1B轰炸机的豁免范围包括使用中国原材料制成的磁铁。
中国战略文化促进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罗援将军表示,现在中国制造的商品、零部件遍布全球,连美国波音飞机的许多部件也都由中国生产,这是因为中国的产品物美价廉,这完全是一个市场规律的行为。此外,中国公司承担美国企业的零部件生产合同,这种国际招标活动都有完整的质量安全认证程序,美国的担心是毫无必要的。美方的这种表态,除了显示其“小肚鸡肠”外,也折射出中美政治互信的缺乏。《环球日报》 2014.3.12 文/萧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