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月15日,针对日前有媒体报道称中国在境内进行了一次高超音速导弹试验一事,中国国防部新闻事务局回应称,中方在境内按计划进行的科研试验是正常的,这些试验不针对任何国家和特定目标。
据美国媒体报道称,2014年1月9日中国军方在境内首次试验了10倍音速的高超音速导弹,意在突破美国的导弹防御体系。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官员称,五角大楼已将中国的这一试验性武器取名为WU-14。
何为高超音速飞行器?
高超音速,指飞行物体的速度超过5倍音速(约合每小时6000公里)。高超音速飞行器主要包括3类:高超音速巡航导弹、高超音速飞机以及航天飞机。它们采用的超音速冲压发动机被认为是继螺旋桨和喷气推进之后的“第三次动力革命”。
根据美国媒体报道,此次中国试验的高超音速飞行器是以高机动性机动弹头为技术基础,采用了高升阻比的乘波体设计,外形应该类似于美军的HTV-2飞行器。大致可以判断,中国试射的高超音速武器属于助推滑翔式导弹,是临近空间(20-100km)飞行器的一种。据悉,这种高超音速飞行器可能被安装在一种由洲际导弹改造的运载火箭中,从地面发射后,与火箭助推器分离,之后弹头在大气层外惯性飞行,再入大气层后依靠气动升力作无动力远距离跳跃、滑翔机动飞行或加装冲压发动机做有动力机动飞行。至目标上空30km左右时,导引头开机进行末制导,俯至目标并完成攻击。
它如何突破反导系统?
据了解,目前各国的反导系统,要想拦截对方的导弹,首先要解决预警的问题,而弹道导弹固定式的弹道,恰好为反应时间留了一个反应余地,因为固定的弹道,只要准确测得任何一点的弹道位置和速度位置等参数,就可以推算出整个的弹道,给末端拦截留下了足够的反应时间。
而高超音速导弹则不是按照固定式的弹道飞行,而是按照一个可控的、飞航式的弹道飞行,如果达到10倍以上高超音速,对现有的末端反导系统来说,基本上都属于不可拦截的。因此,高超音速武器最大的意义是有效突破反导系统末端拦截的核心技术。
军事评论员宋忠平说,高超音速飞行器不同于弹道导弹,它需要在亚轨道也就是大气层边缘飞行,而且还具备自主进行超常规机动的飞行能力,这就让美国的反导体系很难对其进行拦截。
《新京报》 2014.1.17 文/闫欣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