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05日 星期四
盐碱土能吸收二氧化碳

  中科院11月26日宣布,中科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的科学家首次证实:荒漠盐碱土能够大量吸收二氧化碳,并发现它们的“最终归宿”是干旱地区地下咸水层。这不仅为困惑了科学家20多年的“消失的碳排放”谜题给出了答案,也为我国碳排放国际谈判提供了新依据。

  这是国家973计划项目“干旱区盐碱土碳过程与全球变化”取得的原创性成果。新疆生地所所长、研究员陈曦任该项目首席科学家,3个国家8家科研机构的58名科学家参加了这一项目。

  陈曦介绍,科学家们在进行全球碳平衡研究和估算中发现,有近20%的二氧化碳排放去向不明,这就是全球变化与碳循环领域的“二氧化碳失汇”问题,即“碳黑洞”。据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的估计,每年大概有19亿吨的碳排放不知去向。20多年来,各国科学家为寻找“碳黑洞”相继研究了海洋、森林、草地、农田、湿地和土壤有机碳,但一直毫无头绪。同时干旱区的碳汇能力一直被忽视。

  但在2008年,新疆生地所的科学家发现,荒漠盐碱土正在默默地以无机方式大量吸收二氧化碳。经过973项目的研究,科学家们进一步证实了盐碱土对二氧化碳的吸收,并发现二氧化碳最终被储存到了地下咸水层中。科学家们经过慎密计算,估算出全球干旱区每年固定碳18.5亿吨。陈曦和另一名科学家胡文康撰文指出:“荒漠——绿洲复合体与海洋具有类似的二氧化碳吸收功能,甚至更大,使之成为除海洋之外又一具有特殊意义的碳汇区。”

  同时,科学家们还揭示了荒漠植物高效光合过程、快速水分响应机制和地—气界面碳交换开关效应,证实了1~6米土层是荒漠区地下有机碳库的主体。同时,科学家们还自主研发了干旱区生态系统模型,解决了已有生态模型无法模拟荒漠生态系统碳循环的难题,阐明了亚欧内陆干旱区碳动态与全球变化存在互馈效应,揭示了隐匿的碳库规模及其动态变化。  

  《光明日报》2013.11.27文/齐芳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