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ank Marasco是波士顿大学主修电影电视专业的大四学生。即将毕业之际,Frank与其他10名美国学生一起,参加了一项名为“2013‘看中国’中外青年暑期DV计划”的活动,在半个月的时间里,将自己感兴趣的题目拍摄、制作成一个约10分钟的短片,用自己的眼睛观察当今中国的发展,讲述中国与美国的同与不同。
美中审美大不同
“我在校园中发现,许多来自中国的女孩一到了夏天不是躲在伞下,就是随时拿出防晒霜,总之让自己与太阳离得远远的。而美国学生却恰恰相反,我们对小麦色的肌肤更为着迷,并追求把皮肤颜色晒得更深,在草坪上,在海边,一有机会就要享受在阳光下的畅快。”Frank说。
为何美中两国的女人在夏天对待太阳有着截然不同的态度?Frank采访调查后发现,一个原因指向男人;另一个原因来自传统。
多数美国男人钟情小麦色,认为这散发着活力、性感和阳光的味道,非白种人刻意追求白暂总让人怀疑她们是否身体不健康。
与Frank共同完成短片《夏日骄阳》拍摄的北京师范大学女生姜丹称,不同年龄段的中国男人都说他们并不在意女人的肤色。“但我觉得他们没有说实话,他们明明就喜欢皮肤白皙的女孩”。姜丹说。“不过也有不少人说,这与已在脑海中形成的潜意识有关。”
对于这个话题,Frank有着自己的看法。“如果一个女孩漂亮,她是什么肤色对我真的不重要。我会对自信的女人着迷。所以我觉得这个差异存在特别有意思。”Frank说。
中差异中的似曾相识
“不同的地域,不同的言语。相同的工具,相似的纹理。同一种木语,同样的期许。”这是同为波士顿大学学生Ian Reddick制作的短片《木之语》的推介词。Ian说他知道美国的传统木匠如何建造房子,到中国希望看看传统木匠是如何将中式建筑建立起来的。而让他惊奇的是,纵然美中建筑风格各异,但方式却十分相似。
相比美中的不同,Ian说他更愿意找出两国的相似。在他看来,两国最大的不同在于,美国是一个年轻的国家,而中国拥有着古老的文化,并对自身的文化引以为傲。但是,两国人民都在使用现代通讯工具沟通彼此,没什么两样。像这样的相似之处比不同还要多。
找到彼此的亲身体验
22岁的Molly Forman的短片《梨园一梦》便将镜头对准京剧。她说,当她想到北京,首先想起京剧。那些美丽的妆容、扮相和一招一式,都让她魂牵梦绕。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研究院院长助理罗军说:“这些学生都是第一次到中国,对中国知之甚少。有的人不敢想象北京首都机场能有如此现代的T3航站楼,有的人认为每个中国人都会功夫,甚至还有的学生来找贫民窟。在一个视频的时代,体验很重要,请他们来感受一下,希望在他们心里播下一颗种子。”
侨报网 2013.7.15文/柳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