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0月11日 星期四
一个英国家庭迁离中国引发的思考
  马克·基多与他的中国妻子和两个孩子

  “现在,我就要离开了。我已经彻底从爱中抽身,从我的中国梦中醒来。”在中国生活工作了16年后,英国人马克·基多上个月在一篇博文中伤感地向中国道别。

  这位毕业于伦敦大学亚非学院的“中国通”在文中写道,尽管物质生活大大改善,但浮躁的社会现象让他最终决定要带全家离开中国回到英国。这篇文章一经发表,也引发了在华外籍人士对转型期中国社会变迁的探讨。

  折射社会变迁的一面“西洋镜”

  基多在华十多年的经历可视为折射中国社会巨大变化的另一面“西洋镜”。

  1986年,基多以学生身份首次来到中国,“和西方相比,它是落后的。很少能看到汽车行驶在街道上,成千上万的自行车,寥寥无几的街灯和不计其数的驴车在一个不快的速度下行驶着,能让学生爬上木板被载一程回到宿舍。”但他对当时中国社会的感触是,“如果非要选一个词去描述上世纪80年代中期,我会选——乐观”。

  十年后,基多回到中国,开始他“所梦寐以求的生活和事业”,社会上出现了一阵商业气息。他在中国的事业起步于金属贸易,而当时中国社会弥漫的兴奋感就像他要签下一单生意时的心情。

  在商界打拼过后,基多投身出版业。2004年,他创办的《That's Shanghai》杂志,成为当时在中国出版的最成功的英语出版物之一。 

  但随后不久基多隐退深山。举家搬到离上海3小时路程的莫干山中隐居,经营咖啡馆和家庭旅馆。在山中过上了英国人最想拥有的生活:一个家庭、一条狗,隐居山野,亲近自然。

  2010年,基多在英国出版了非虚构类著作《中国杜鹃》(China Cuckoo),描写了他在中国的事业和生活。一经出版广受欢迎。一夜之间,莫干山和山上的英国咖啡馆成为“国际度假地”。《纽约时报》旅游版评出的2012年全球最值得一去的45个地方中,莫干山排名第18。

  说“再见”源于不适应社会浮躁

  离开中国的理由中,固然有许多和基多的个人经历相关,如他在经营家庭旅社和杂志时遇到的一些“水土不服”,但他在文中多次强调,选择说再见更多是源于对当下许多浮躁社会现象的忧虑。

  “当今中国社会只聚焦于一个方面:金钱和对其的获取。”据基多讲述,在他所居住的小山村,“人们从不问我和我的家人是否健康,他们关心的是我们的旅馆能赚多少钱,我们的车、宠物狗花了多少钱。”

  此外,基多的忧虑还有“所呼吸到的空气和伤害我们身体的食物”。在他看来,中国的教育系统更像“一个测试中心”,几乎没有体育和课外活动,“这里并没有这样一条大道,能把孩子培养教育成发明家和革新者,但这恰恰才是教育的最终目的。”出于这些关乎未来的担心,基多和他的中国妻子几经考虑,最终决定带着两个孩子回到英国。

  更多老外深深被中国吸引

  基多“告别中国”的博文发表后,在互联网上引发各国网友热议。

  有人认为,基多谈及的很多问题同样困扰其他国家。网友Shanghai Scouse说,作为同样被中国深深吸引的英国人,他也曾因为各种问题带着家人回到英国,但似乎总是“这山看着那山高”——“别处的草地总会更绿”,中国能提供的巨大机遇又吸引他回到这里。

  过去三十多年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步伐,低廉的生活成本和快速发展的经济带来的就业机会,吸引越来越多的外国人来到中国。从2000年开始,进出中国的外国人数量以每年10%的速度增加。

  但《纽约时报》认为:像基多这样热爱中国却要离开的外国人不止一个。这个现象已经越发引起人们的注意。

  不过,经常在中国媒体上撰写中外社会对比文章的韩国籍旅华作家金宰贤看来,基多离开中国的原因当中“个人的原因居多,不能广泛适用于别的外国人”。

  金宰贤指出:“不可否认一定程度上中国比其他亚洲国家,比如韩国、日本,对外国人更加包容。这可能是一个大国的特点吧。”

  《国际先驱导报》2012.9.25 文/谢来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