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正是这张震撼人心的照片,让越战提前半年结束。 |
![]() |
今年6月3日,金福与“黄叔叔”再度重逢。 |
40年前,“凝固汽油弹女孩”照片令美国民众震惊不已,掀起新一轮反战浪潮,甚至促使了越战提前半年结束。
照片上,与一队士兵擦肩而过的小女孩赤身裸体,被烈焰烧毁了衣衫和肌肤,她就那样惊恐而无助地跑着、跑着,大声哭喊着“太烫!太烫!”……
闻讯赶来的美联社摄影记者黄幼公只用了一秒钟,便拍下了这张标志性的黑白照片,将越南战争的恐怖用胜似千言万语的方式表现出来。今天,当亲历者心中的伤痛终于被时光抚平,向更多人讲述了这张照片背后鲜为人知的故事。
外国记者帮她逃离死神
对于49岁的潘金福(昵称“金福”)而言,1972年6月8日是她人生的转折点。她清楚地记得人们在喊叫:“必须逃离这地方!他们会来轰炸!”
几秒钟后,炸弹翻滚着落在9岁小女孩藏身的寺庙周围——由于北越与南越军队激烈争夺他们世代居住的展鹏村,金福一家已在这里躲了3天。
紧接着,凝固汽油爆发出灼人的热浪,橘黄色的火焰向四面八方飞溅开来,树木被点着,变成了一根根疯狂燃烧的火把。
一条火舌猛地卷住金福的左臂,迅速将她的棉布衣服烧得一干二净。不知所措的小姑娘用右手胡乱拍打着火的左臂,灼痛感撕心裂肺地传来。
下意识地,金福跟在哥哥和表姐弟身后,沿着公路没命地奔跑,边跑边呼救。她并未注意到,一群外国记者正向自己围拢过来。
21岁的越南籍记者黄幼公抓拍完照片,驱车将不省人事的金福送到一家小医院。医生告诉他,小女孩的伤势非常严重,已无药可救。黄幼公立即亮出媒体证件表明身份,恳请医生尽一切可能救活金福。在得到后者“不会放弃”的保证后,黄幼公才离开医院。
4天后的6月12日,尼克松在报纸上看到这张照片时,一度怀疑它是“变造”的。黄幼公也因此获得了普利策奖。如今回首往事,许多人都相信,这张照片促使了越战提前半年结束。
当时赴展鹏村采访的还有英国独立电视网记者克里斯托弗·韦恩。金福逃出村庄时,韦恩把水壶里的水喷洒到她的背上,帮其降温。得知金福还活着,韦恩找到了她,把她转到了美国人开的一家医院,那是西贡惟一的、可以医治重度烧伤的医院。
“每天早上八点,护士都会帮我除去身上的死皮,我实在忍受不了痛苦,切的时候大哭不止,有时还会昏厥过去。”金福瘦弱的躯体上,约有1/3的皮肤属三度烧伤,好在面庞未受波及。经过多次植皮和手术,受伤13个月后,大难不死的小女孩终于出院了。
一度成为“官方宣传工具”
随着1975年4月30日北越攻占西贡, 战火终于在这片土地上熄灭了。然而,新长出来的嫩皮无法抵挡阳光的照射;因烧伤而感染的肺部经受不起飞扬的灰尘;头像要裂开般疼痛,却没有钱买止痛片。
由此,金福立下了做一名医生的志向,她发奋读书,终于被医学院录取。
但是,在这个时候,越南政府也意识到了“凝固汽油弹女孩”的宣传价值。接下来的几年里,金福在监视下没完没了地接受采访,连回答记者的话也是事先写好的。表面上,她微笑着接受,顺从地扮演着自己的角色;内心深处,她对这种操纵感到厌倦,进而是愤怒。
转机悄然而至。1982年,时任越南总理范文同被她的遭遇打动,安排她到古巴哈瓦那大学深造。金福告别了被人摆布的生活。
做自己命运的掌控者
在哈瓦那,金福遇到了后来的丈夫裴辉全。由于被重度烧伤,金福的后背和胳膊留下了无法消除的可怖疤痕。裴辉全对此毫不介意,全身心地爱着她。
1992年,两人结为伉俪。就在从莫斯科度蜜月归来,飞机在加拿大加油的时候,夫妻两人做出了令外界大吃一惊的举动——申请政治庇护。
金福获得了梦寐以求的自由,她与黄幼公取得联系,倾诉了这些年的经历。
1997年,她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任命为亲善大使,并在美国成立了“潘金福基金会”,对受到战争伤害的儿童实施帮助,期间还与英国记者韦恩重逢。
饱尝人生的酸甜苦辣,已是两个孩子母亲的金福,终于可以直面当年赤身裸体、惊恐逃生的自己;也完全理解了那张照片的力量——它救了她,考验过她,又解放了她。
《青年参考》2012.6.13文/章鲁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