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1月24日 星期五
“江苏制造”全国第一的成功密码
——“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系列报道之二
位于江苏淮安的天合光能(淮安)科技有限公司内,工作人员在加工太阳能发电光伏板。视觉中国供图

    ◎本报记者 金 凤

    前不久,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2024年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名单,江苏牵头和参与的盐常宿淮光伏集群、苏南特钢材料集群、苏州高端科技仪器集群、长三角(含江西)大飞机集群入选。自2022年以来,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了80个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江苏占据14个席位,总数位列全国第一。

    在江苏省的盐城、常州、宿迁、淮安等地,硅片、电池、光伏组件等串联起光伏产业链,2023年总产值超过全国总量的1/5;在苏南各市,一炉炉炽热的钢水与合金原材料,浇筑出全国第一的产业规模;在苏州,高端科技仪器集群2023年研发投入强度达全国平均水平近两倍……一个个各具特色的产业集群,共同构成“江苏制造”的强大矩阵,彰显江苏制造的创新活力。

    多年来,江苏聚焦16个先进制造业集群和50条重点产业链,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突出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强化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先进制造业对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支撑效应日益凸显。

    优质企业“聚木成林”

    走进南京钢铁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南钢”),像是来到一个钢铁数字世界。在南钢的宽厚板厂,摄像头和传感器实时收集钢坯温度、形态等数据,并将这些数据传输至数字工厂,进而生成“数字钢板”信息。

    “包括数字工厂在内的南钢远程化生产和智慧化运营系统,已经融合了百万级数据信息,整合5000多条业务规则,可以与实际生产流程实现毫秒级同步。”南钢数字应用研究院技术专家荣慰说。

    在苏南特钢材料集群中,像南钢这样依托高端化、智能化发展的企业共有602家。其中,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达301家。作为全国80个先进制造业集群中唯一一个钢材集群,苏南特钢材料集群2023年主导产业产值达8215亿元,产业规模全球第一。

    在集群铸就的产业“高原”上,一款款攻克关键核心技术的特钢及高端合金材料,应用在我国自主三代核电技术“华龙一号”全球首堆示范工程、C919大飞机、重型自航绞吸船“天鲲号”等大国重器中。

    苏南特钢材料集群为何独树一帜?“集群有贴近市场、滨江临海的区位优势,有设备先进、体系完整、品种齐全的良好产业基础,也有营商环境和政策的支持。”江苏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原材料工业处相关负责人介绍,更为重要的是,集群持续推进设备更新、技术创新、品质提升,致力于“智改数转”、极致能效、超低排放,推进上下游融合发展和高端化、数智化、绿色化、特色化发展。

    如果说苏南特钢材料集群是在江苏产业、经济发展高地长出的“参天大树”,盐常宿淮光伏集群则将苏南苏北的产业优势“串珠成链”。2023年,该集群总产值达3705亿元,占全国比重超过1/5,其中盐城、常州、宿迁三市分别超千亿元。在生产制造环节,光伏行业全国前十强企业中有8家在集群深耕。

    江苏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江苏聚焦16个先进制造业集群和50条产业链,逐群建立“六个一”工作推进机制,“一群一策”制定培育提升三年行动计划,实施强链补链延链行动,逐链开展技术评估,编制短板技术清单和产业基础再造发展目录,“一链一策”打通堵点、接通断点。

    产业发展“追高逐新”

    2020年至2022年,江苏润阳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光伏电池出货量连续3年排名全球第三。“能有这样的发展,离不开科技创新。”润阳光伏研究院副院长陈如龙说。

    目前,陈如龙正带领团队埋头于实验室,设计新型光伏电池结构,攻关电池表面钝化技术。“我们正在研究钙钛矿电池的薄膜钝化技术,通过对薄膜及其界面进行有效钝化,提高光电转化效率。”陈如龙日前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入融合,为产业发展注入充沛动能:2023年,盐常宿淮光伏集群企业研发总投入达102亿元,拥有PCT国际专利授权140个、国家级技术创新载体15家;苏南特钢材料集群2023年研发投入强度达3.17%,是同期中钢协统计企业平均水平的2倍,拥有18个国家级创新平台;苏州市高端科技仪器集群2023年企业研发经费投入60.99亿元,拥有6个国家级技术创新载体,77个省级技术创新载体。

    苏州工业园区经发委副主任王颀告诉记者:“基于苏州丰富的创新资源和深厚的产业基础,苏州高端科技仪器集群深入实施产业优化攻坚、协同创新攻坚等八大攻坚行动,同时鼓励高校、大院大所、龙头企业建立各类协同创新中心、平台、实验室等产业研发服务载体,加强技术研发、应用推广与成果转化。”

    “四链”融合激发活力

    细细盘点苏州高端科技仪器“朋友圈”,会发现产业链上下游水乳交融。“苏州高端科技仪器集群已形成了‘科学—技术—工程化—产业化—商品化’全链条。”王颀说,集群内的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华东分院等机构,为科技仪器企业的生产进行标准和质量的“领航”;诸多高校院所与企业组建创新联合体,开展科技成果的工厂化、产业化应用以及人才培养;上下游企业的协同创新为产品的商品化提供可靠供应链。

    更值得关注的是,该集群的促进组织——苏州市高端科技仪器产业促进中心(苏州未来科技产业发展有限公司),不同于大多数非营利性社会组织,而是背靠投资机构。这家公司的母公司是一家管理超千亿元基金规模的国有投资控股企业。“依托国有资产的市场化运营能力和雄厚金融实力,能够更有效地组织资源,进一步‘以投促产’。”王颀说。

    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四链”融合,为江苏先进制造业集群进行产业链协同创新注入活力。

    在苏南特钢材料集群,法尔胜泓昇集团有限公司等龙头企业牵头,累计投入2.85亿元,建成10个产学研用创新联合体;设立32.3亿元的政府投资基金,相关金融机构推出专精特新贷、碳排放权质押贷、人才贷、研发贷等50余种创新金融产品,支持企业转型升级。

    在盐常宿淮光伏集群,天合光能股份有限公司与光伏产业链龙头企业、高校等主体,成立新一代光伏技术与装备制造业创新中心,共同推动研发和产业化;集群内四市均将光伏产业列入本地重点支持的主导产业,支持绿色光伏企业申报国家重大专项、争取专项建设基金和中央预算内补助资金。

    链主企业整合产业链上下游创新资源,牵头组建跨区域创新联合体,涵养创新生态,正驱动江苏“产业航母”驶向创新“蓝海”。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