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1月24日 星期五
雷霁霖:耕耘“海洋牧场” 一生只为鱼“痴”
雷霁霖所绘的《未来的海洋农牧场》。
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供图

    【科学家手稿】

    ◎李 艺  阮晓红

    翻开这幅《未来的海洋农牧场》手绘作品,人们能看到一片热闹、繁华的海洋世界。书中以故事的形式描绘了如何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垦辟海洋农牧场,建立海底公园,实现海洋耕作、生产自动化。这幅作品是我国著名海水鱼类增养殖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雷霁霖受邀参加青岛市科普读物创作时绘就的,它承载了深深根植于雷霁霖内心的海洋鱼类工业化养殖梦。

    海水鱼类养殖的“拓荒者”

    1958年,雷霁霖毕业于山东大学生物系。那时的中国,海水鱼类养殖科研工作才刚刚起步,作为新中国培养的第一批海水鱼类养殖“拓荒者”,雷霁霖怀着满腔热血来到水产部黄海水产研究所(现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工作。此后的50余年漫长岁月,他与蓝色大海和鱼类增养殖结下了不解情缘,啃下了改变我国海水鱼类养殖面貌落后的这块“硬骨头”。

    他转战南北,克服艰苦条件,专心开展科学实验;他拜渔民为师,向大自然学习,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科研方向;他深入沿海一线,针对海水经济鱼类,广泛开展人工繁殖和增养殖研究……

    雷霁霖说,“心中有责任,脚步不敢停”,他一直把自己的理想追求和国家需求紧密联系在一起。几十年来,雷霁霖带领团队凭借顽强的意志和精神,在水产养殖领域攻克一个又一个难关,取得了一个又一个可以推广的科学技术成果。雷霁霖与团队创造了鱼类工厂化人工繁育系列工艺;先后对20多种海水鱼类进行系统研究,使10多种鱼类的养殖实现了产业化;建立了“南北接力”“北南轮养”“陆海接力”等崭新的养殖模式;提出“装备工程化、技术精准化、生产集约化和管理智能化”的“四化养殖”理念……引领构建了我国现代工业化水产养殖大格局,产生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为我国第四次海水养殖产业化浪潮的兴起和渔业经济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有效推动了我国海水鱼类增养殖产业从无到有,由小到大的快速发展,使其进入世界先进行列。

    不仅如此,雷霁霖还为我国海水鱼类增养殖领域培养了一大批高级科技人才,其中包括高级研究人员10多名,博士后、博士、硕士30多名,并为我国水产养殖一线培训了千余名技术人员,其中的许多人已成长为技术骨干。

    让多宝鱼“游”上百姓餐桌

    说起雷霁霖及多项研究成果,多宝鱼似乎是绕不开的话题。

    由于我国北方沿海的年温差较大,冬春季低水温期长,使得北方养鱼“越冬”十分困难。为了解决这一难题,雷霁霖提出必须改变养殖品种,并将目光聚焦大洋彼岸。经过多年的科学调研和出访交流,1992年他成功“跨洋引种”,将大菱鲆即多宝鱼带到了中国。

    但如何把这种鱼养活并养好又成了雷霁霖要解决的另一大难题。当时,大菱鲆产卵难被认为是一个世界难题,而其繁育技术也是欧洲的专利封锁技术,购买这个专利的价格对当时的中国来说,无异于天文数字。于是,雷霁霖下定决心,进行自主研发。雷霁霖带领团队第一次培养多宝鱼时,开始两天鱼苗生长很顺利,可到了第三、第四天,几乎所有的鱼都下沉死了。他不停地在心里思索这是为什么,想找出鱼苗死亡的各种可能性。第二年,将所有的可能性都排除后,却依然没有找到问题所在。为此,雷霁霖寝食难安,常常在显微镜前一待就是一整天,不停地观察死鱼和活鱼的差别。功夫不负有心人,他终于找到了鱼苗下沉死亡的真正原因——鱼的鳔器官中,因为鱼鳔开口充气过少或过多,才导致鱼苗集中死亡,并攻克了多宝鱼养殖技术。

    凭借着这种锲而不舍的精神,经过7年的科研攻关,雷霁霖带领团队又陆续突破了大菱鲆亲鱼产不出卵、鱼苗不耐高温等多项科学难题,使大菱鲆年育苗量超过百万尾,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雷霁霖也因此被誉为“中国大菱鲆之父”。

    当时,所有人都劝雷霁霖赶紧申报多宝鱼养殖技术专利,而他却选择把价值上亿元的专利技术公开,帮助更多渔民和养殖户实现大菱鲆的人工养殖,让原本价格高昂的贵族鱼大菱鲆“游”上普通百姓的餐桌。在日记中,他这样写道:“能使我聊以自慰的,不是我自己本身获得多少奖励或者是我得到了多少的金钱,而是把多宝鱼变成了产业。”

    2015年12月16日,“鱼痴”院士雷霁霖在青岛逝世,享年80岁。雷霁霖逝世后,他的同事、同行以及学生接过“接力棒”,持续推动多宝鱼产业绿色健康高质量发展。

    当年,雷霁霖一笔一画描绘的现代鱼类养殖业规模发展的美好蓝图,如今已经一点点从纸上跃然而出,演变成蓝色经济的现实支撑。

    (作者单位: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