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1月23日 星期四
太行城乡建设集团:创新技术给高标准农田建设添彩
图为无人机驾驶开沟技术应用场景。

    乡村发展重心在农业,农业发展重心在农田,农田发展重心在设施。高标准农田建设是国家立足改善农田基础设施提出的重大政策,是乡村振兴、城乡融合发展的重大部署。如何紧抓政策机遇,充分发挥太行城乡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太行城乡建设集团”)的经营优势,在助力城乡融合发展新格局中贡献力量?经过两年的探索实践,太行城乡建设集团已经蹚出了高标准农田建设的转型发展路。

    太行城乡建设集团于2022年重组,是河北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汇聚基础设施建设力量成立的全资二级子集团。重组初期,公司市场经营业务主要立足高速公路建设及其延伸业务建设。但是,随着高速公路建设渐趋饱和状态,即便承接高速公路建设也是改扩建工程,太行城乡建设集团面临着业务延伸拓展挑战。国家明确提出到2030年建成12亿亩高标准农田的目标,并为此投入了大量财政资金,鼓励社会资本参与。这样的政策环境,无疑为高标准农田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为了最大限度整合资源、发挥优势,太行城乡建设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王志斌及公司领导班子分析研判国家政策导向,结合高速公路占补平衡指标开展的土地整治建设模式和承接局部地区的提质改造建设经验,特别是重组之前河北交投土地开发整理有限公司创新发展的自行补充耕地模式经验,并基于高标准农田与自行补充耕地模式、提质改造的建设内容契合性,以及公司拥有强大的融资能力和资金调度能力,综合作出了向高标准农田建设进军的战略转型部署。通过抢滩布局高标准农田业务,不仅能够拓展新的业务领域,还能充分发挥公司自身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优势,实现业务协同和资源共享。

    怎么打造高标准农田?

    太行城乡建设集团因地制宜选择建设模式。在各地高标准农田建设过程中,太行城乡建设集团及子公司所属各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部(以下简称“各项目部”)结合所处地区的实际自然资源情况,同步考虑社会经济条件以及高标准农田的实际建设目标,选择最为适用的高标准农田建设模式。从全国各地高标准农田建设模式看,基本分为集约节约型、产业发展型、资源开发型、特色运作型、科技引领型、设施便利型。2023年,保定市入选全国整区域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试点名单。保定在传统“田、土、水、路、林、电、技、管”八项建设内容上增加“智”的建设内容,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云平台等信息手段,实时掌握苗情、墒情、虫情、气象等信息,通过智慧终端研判,自动调配水、肥,确保农作物健康生长。因此,各项目部匹配建设要求,全面加强了“智”的建设内容,针对北部平原、南部平原区域高标准农田建设,融合选择了集约节约型、科技引领型、设施便利型模式;针对北部山区、南部丘陵区域高标准农田建设,融合选择了集约节约型、科技引领型、资源开发型模式。

    太行城乡建设集团聚力做好建设内功。高标准农田项目关乎农民切身利益、农业发展能力、农村发展潜力,是一项利国利民的民生工程。在高标准农田建设全程中,各项目部始终秉持高质量、高标准、高起点要求,始终做到思想同心、工作同向、行动同步,以创新创效、降本增效为原则,以打造工程品牌、树立示范典型为目标,以智能化和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应用作为攻关方向,以企业文化展厅、现场标准化形象打造、样品模型展示区为展示窗口,以三增(粮食产量增加、村民收入增加、集体经济收入增加)、三减(化肥施用量减少、农药施用量减少、生产成本减少)为导向,紧抓施工黄金窗口期,狠抓关键部位和重点工序,加强现场指挥调配,筑牢安全防护网。各项目部积极总结现有施工经验,相互交流借鉴施工工艺,全过程、全环节、全工序严格质量管控,推行关键工序BIM技术的赋能应用;通过制作口袋书、“明白卡”的形式,让现场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直观明了地掌握施工要点;以动态模型、可视化交底提高全员技术水平,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施工经验,为后续标准化作业提供有力支撑。同时,各项目部在开沟、撒肥、测绘、道路整平、道路摊铺、现场监控等方面推行智能化应用,引入北斗驱动无人驾驶机械开沟、深耕,使用无人机撒肥、测绘,利用混凝土激光整平摊铺机一次性完成找平、整平、振捣压实工序,用360度全景摄像机监控施工现场;应用数字技术设计二维码进行视频动画演示,为现场作业人员提供工作重大环节的警示提醒,严抓安全,初步实现优质高产高效的建设目标。太行城乡建设集团重点打造了河北省域高标准农田项目的示范工程,有效改善了项目区农田基础设施条件,着力提升了耕地质量,有力提高了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为河北区域粮食安全提供保障。

    太行城乡建设集团同时做好配合外功。高标准农田工程建设内容主要包括田块整治、土壤改良、土壤培肥、障碍土层消除、灌溉与排水、农田输配电、田间机耕道路铺设、农田防护和生态环境保护等配套工程,推动建成“田成方、土成型、渠成网、路相通、沟相连、土壤肥、旱能灌、涝能排、无污染、产量高”的稳定保量良田。高标准农田建设具有其他工程建设所不具有的特性,包括施工建设时间较为有限、施工建设区域较为分散、施工建设面积较为广阔、所涉农户数量庞大、前期筹备事项较多、协力队伍协调频繁、防暑安全任务较重、雨季时间耽误等。在诸多影响要素中,最为棘手的是如何满足高标准农田建设区域农户需求,以及如何解决无占地和青苗补偿的问题。譬如,安国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部了解到,部分种植户药材积压未售,导致资金周转困难。项目部主动出击,借助项目部、协力队伍部分人员的药材销售资源,签订定向药材采购协议并提供销售渠道,成功帮助村民解决了销售难题,并大力宣传防渗管道铺设后对药材增产、节水、节电的益处,这一系列举措赢得了当地村民的广泛支持,确保了管道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

    太行城乡建设集团积极做好统筹管理。集团要求各项目部对所涉作业田块进行详尽统计,利用无人机航拍技术对整个施工区域进行航摄,提前准确无误掌握项目区域面积及收获周期,以此明确施工的周期和计划,集中人力物力抢抓工期;要求各项目部提前储备充足原材料,积极主动调研,提前与管材供应商取得联系,以便储备充足的PE、PVC管材和管件,确保大干期间材料的稳定供应和整体施工部署;要求各项目部优选施工班组与供应商,先期通过一段时间合作,对施工班组的施工质量、施工进度以及供应商的产品质量、供应能力进行综合评估,甄选出优质合作单位,以便应对抢工期、环保应急响应等特殊情况,为项目的顺利、按时交工提供有力保障。集团还要求各项目部发挥施工班组地方优势,充分利用施工班组在当地的有利资源和条件,与其建立起顺畅沟通渠道。将地方协调任务分配给各个施工班组,能够更高效地解决地方问题,从而有利于加快项目施工进度。

    太行城乡建设集团同时做好安全施工。各项目部在紧张有序的现场施工中,始终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工作方针,认真执行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规章制度规定;始终保持认真负责态度,一丝不苟做好安全生产技术教育、安全生产技术交底、安全生产技术措施、安全生产技术检查,防患未然做好安全生产隐患问题发现、隐患问题盯办、隐患问题解决、隐患问题排除;始终秉持生命至上原则,做好安全生产责任管理,要求任何人员进场之前必须佩戴好安全帽、系好安全带,特殊岗位正确穿戴好劳动防护用品;做好劳动安全纪律、机械设备管理、材料存放管理等安全管理工作,全程确保生命财产安全。

    高标准农田建设“高”在何处?

    高在增智赋能设备应用。基于农业数字化建设浪潮需求和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设计要求,各项目部主动联络、积极调研,多方权衡专业知名品牌厂商,满城、易县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部率先安装了智能水肥一体机,通过手机远程操作就可设置灌溉时间、流量、肥料摄入种类及摄入量等参数,实现肥液营养充分输入作物根部土壤的效果;易县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部匹配安装了四情监测站,通过传感器设备动态监测田间虫情、作物苗情、气候灾情、土壤墒情,全天候采集的翔实数据实时为农田管理提供指导,可有效解决农田管理中的疑难问题。

    高在提质增产,藏粮于地。针对部分地块过于分散难以管理的现状,各项目部合理划分和适度归并田块,采取土地平整工艺方式,减小田面高差和坡降;为了适应农业机械化、规模化生产经营的需要,根据地形地貌、作物种类、机械作业效率、灌排效率和防止风蚀水蚀等因素,合理确定田块的长度、宽度和方向;通过田块整治,田块有效土层厚度和耕层厚度满足了作物生长需要,实现了耕作田块的集中连片成型管理。针对土壤肥力极其匮乏的情况,各项目部采取“深耕深松镇压+土壤配肥(生物有机肥)以及土壤配剂(微生物菌剂、土壤调理剂)”的工艺方式,施用调理剂、有机肥,采用保护性耕作及工程措施等,针对酸化、盐碱化及板结土壤等开展土壤改良;通过采用深耕、深松等措施,消除障碍土层对作物根系生长和水气运行的限制。施有机肥、种植绿肥及深耕深松等措施,保持或提高了耕地地力、肥力、营养供给力,减少了无机肥施用量、农药施用量,体现了藏粮于地的粮食安全战略。

    高在田间管理便捷高效。根据项目设计需求和当地降雨分布,各项目部开展了田间灌溉排水设施建设,配套修建了蓄水池、引水输水管道,匹配安装了管灌及喷灌输水管道、中心支轴式喷灌机、固定喷灌机、智能喷灌控制柜、平移式喷灌机、卷盘式喷灌机等灌排设备,有效衔接了灌区骨干工程,合理配套改造和建设了输配水渠(管)道和排水沟(管)道及渠系建筑物等,推动完成了农田灌溉方式由原始漫灌到智能喷灌、精准滴灌的跨越转变,有效发挥了管网化灌排工程的水力输送作用,为农作物抗旱保收、高产稳产提供了有力保障。各项目部结合图纸设计和道路情况,按照“有利生产、兼顾生态”的原则,优化田间道(机耕路)、生产路布局,合理确定路网密度、道路宽度,根据实际需要整修和新建田间道(机耕路)、生产路,配套建设农机下田(地)坡道、桥涵、错车道和回车场等附属设施。项目所在区域由坑洼不平、杂草丛生的土路变成了宽阔平坦、畅通无比的机耕路,有效提高了农机便捷度,为当地农户生产耕作带来了极大便利,彻底破解了农作物运输难题,确保了田间管理便捷高效。各项目部对适合电力灌排和信息化管理的农田,铺设低压输电线路,配套建设变配电设施,合理布设弱电设施,为泵站、河道提水、农田排涝、喷微灌、水肥一体化以及信息化工程等提供电力保障,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效益。(王梓逸、田宇)

    图文及数据来源:太行城乡建设集团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