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中国供图 |
◎刘虎沉
日前召开的全国市场监管工作会议强调,着力提升质量基础设施稳链强链效能。进一步提高质量强企强链强县实效,积极做好标准稳链工作,大力实施计量强基工程,加快完善认证认可体系。我国“十四五”规划提出,完善国家质量基础设施,建设生产应用示范平台和标准计量、认证认可、检验检测、试验验证等产业技术基础公共服务平台。
质量基础设施是有机融合计量、标准、认证认可、检验检测、质量管理等要素形成的体系,贯穿产业发展的各方面、全过程,是助力产业链供应链优化升级、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关键环节,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技术支撑。全面加强质量基础设施建设,关系我国发展全局,必须久久为功、持续推进。
我国质量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国家质量基础设施”概念由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UNIDO)、世界贸易组织(WTO)、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等共同提出,致力于推动世界各国完善质量基础设施的管理架构。
国家质量基础设施作为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质量管理、提高市场效率的基础性制度安排,本质属性是“传递信任,服务发展”,兼具公共产品与产业工具功能,是推动科技创新、质量提升、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服务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保障。
近年来,我国高度重视质量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推动质量基础设施建设走深走实,并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是标准体系建设持续推进。2024年,我国新发布国家标准2869项,同比增长35%,主要消费品与国际标准的一致性达到97%。批准发布的国家标准中,燃气安全、电动自行车锂电池等安全筑底强制性国家标准达161项,比2023年翻一番。同时,我国积极推动标准国际化进程。2024年,我国牵头制定发布国际标准172项,提出国际标准提案286项,发布国家标准外文版496项,国际标准总体转化率超过83%。
二是现代计量体系日益健全。2024年,我国正式建立全国产业计量管理计量技术委员会,主要负责产业计量测试领域计量技术法规的制修订、产业计量测试技术服务及咨询等工作,更好助力计量数字化转型。此外,我国计量检定机构的管理工作逐步成熟。2024年,我国修订出台《法定计量检定机构监督管理办法》《专业计量站管理办法》,明确机构职责,完善管理制度,切实加强对计量技术机构的规范和指导。
三是质量认证市场环境不断优化。2024年,我国强化认证准入和规则备案管理,共计检查认证机构153家,查处虚假认证机构12家、较严重问题机构16家、存在一般问题机构28家,有力维护了质量认证行业的市场秩序。同年,我国公布了《质量认证行业公信力建设行动方案(2024—2026年)》,统筹部署了质量认证行业公信力建设的总体要求、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推动认证行业高质量发展。
质量基础设施建设面临挑战
虽然我国的质量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面临诸多挑战。
一是自主创新能力有待提升。在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等重点领域,我国的量值传递溯源技术和方法研究不足,关键技术标准研制相对滞后,形成阻碍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的堵点卡点。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检验检测仪器设备仍处于中低端,高端检验检测仪器设备主要依赖进口,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局面尚未改变,不利于我国经济的稳定发展。
二是质量要素协同水平较低。标准、计量、认证认可、检验检测等领域的技术机构往往在各自范围内独立运作,集成服务体系有待完善,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机制尚未健全,技术、信息、人才、设备等资源难以在不同领域间实现有效流通和充分利用。这不仅造成了资源的浪费,也限制了质量基础设施技术创新和服务效率的提升。
三是产业集聚效应尚未凸显。目前,我国现有质量基础设施的整体布局相对分散,集中的产业区域或产业园区较少。地理上的分散布局使得质量基础设施难以形成有效的产业集聚效应,不利于吸引上下游相关企业和高端人才聚集,限制了跨领域、跨行业的创新合作和资源共享,阻碍了产业链的延伸和完善,削弱了质量基础设施的整体竞争力。
多措并举加强质量基础设施建设
全面加强质量基础设施建设必须坚持问题导向,牵住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创新这个“牛鼻子”,促进质量要素的系统集成和协同发展,充分发挥质量基础设施产业集聚效应,以高水平质量基础设施支撑引领中国式现代化。具体而言,应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一是统筹强化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应构建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和标准化创新中心,统筹推进质量标准基础科学与应用研究。同时,应深入推进标准化运行机制创新,强化企业在技术标准研制、应用等方面的主体地位,鼓励企业加快形成一批产业发展急需的高准确度、高稳定性技术标准,不断提升标准供给质量和效率,实现国内国际标准化协同发展。在标准引领下,聚焦新能源汽车、信息通信、航空航天、新材料等重点领域,推动在线计量、远程校准、生物计量等新型量值传递溯源技术和方法研究,促进认证认可技术研究由单一要素向系统性、集成化方向发展。此外,应强化检验检测技术及高端装备研发,大力开展国产高端计量仪器、检验检测仪器设备的验证评价工作,实现质量基础设施的自主可控。
二是全面推动质量要素协同联动。应结合国家重大战略需要,加快建设一批国家质量基础设施集成服务基地,以基地为载体,提升计量、标准、认证认可、检验检测等质量要素统筹建设与协同服务水平,形成一批涵盖标准、计量、认证认可、检验检测的全要素技术解决方案,培育一批质量基础设施集成服务项目品牌。同时,应积极开展质量基础设施综合服务示范,加快推动一批计量、标准、认证认可、检验检测等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示范点,全面提升我国质量基础设施的服务效率。另外,应借助数字化技术,搭建质量基础设施数字化网络服务平台,开展“人工智能+质量服务”的模式试点,促进数据资源整合共享,不断拓展服务领域和服务模式,构建覆盖产业发展全链条、全生命周期的综合服务生态。
三是加速质量基础设施产业集聚。应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施策的基本原则,充分结合各区域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和发展优势,围绕各地质量提升、市场竞争、技术创新的痛点堵点,重点布局质量基础设施产业集聚区,组建质量基础设施产业联盟,加快提升质量基础设施产业链群能级、企业规模和创新能力。另外,应推动人才发展、技术服务、税费优惠、建设用地等各项政策协同发力,对新兴质量基础设施企业和中小企业给予更多支持,充分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在政策保障下,探索完善企业、政府、产业联盟、行业协会等多元主体参与的区域品牌共建模式,整合资源,形成合力,加快培育集群内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打造一批质量基础设施产业集聚标杆城市,辐射带动周边地区实现产品、工程、服务质量的全面升级。
(作者系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特聘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