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谢开飞 通讯员 吴海云
在极端高温天气、无动力消耗的情况下,能否降低居住能源消耗和住户电费开支?当前国内主要采用氯系药剂技术对饮用水进行消毒,但此类技术难以去除藻类、嗅味和消毒副产物,这一问题又该如何破解?
1月10日,福建省科协在福州举办中国工程院院士、哈尔滨工业大学马军教授团队绿色科技成果推介活动。针对上述问题,马军团队提出了有机废物循环利用、绿色低碳环境营造等一系列解决方案,引起众多企业关注。
绿色,是福建高质量发展的底色,也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福建实践的优势、潜力所在。“企业与院士专家、科研机构之间建立起有效链接,非一日之功。”福建省科协副主席蒋柱武介绍,福建省科协有着学科齐全、人才荟萃、联系广泛的独特优势。福建省科协在前期进行技术供需调研的基础上,为马军院士团队举办专场推介活动,并引导各地企业结合需求进行对接洽谈,旨在推动科研成果加快转化为新质生产力,助力福建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会上,马军作了题为《面向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城乡绿色低碳技术研究与实践》的主旨报告;马军团队成员、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中欧膜技术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张瑛洁教授分享了该团队在绿色科技领域的最新科研成果,并进行了科技成果解读和应用场景专项报告。
针对福建省夏热高温、冬季湿冷导致居住用电负荷增速快、能耗高等问题,该团队研发的“无动力制冷和高效光伏发电技术”,可将室内气温降低3℃—5℃、光伏效能提升10%—20%。“该项技术成果已在山东威海等地转化应用。如今,福建推动该技术的应用条件成熟,若推广应用可大幅降低能源消耗和住户电费开支,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张瑛洁说。
现场,中欧膜技术研究院和福建省闽招产业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进行签约。“公司将充分发挥自身在资本运作与产业资源对接方面的专长,以推动马军团队的绿色科技成果在福建高效转化为目标,共同打造集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孵化、产业培育于一体的综合性服务平台,促进技术、资本与市场的深度融合。”福建省闽招产业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实施丽雄说。
在福建省科协的牵线搭桥下,马军院士团队已与福建省环保设计院有限公司、福州市城乡建总集团等多家企业,就水环境综合整治、绿色建筑相关标准制定、无动力降温隔热材料等领域达成合作意向。
福建省科协党组书记、副主席游建胜表示,福建省科协将按照福建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聚焦绿色经济、数字经济、海洋经济等,充分发挥省科协作为中国工程院、中国科学院在闽联络处的作用,进一步做热做实“院士专家八闽行”活动,吸引更多省外院士专家的科技成果在福建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