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白银高新区企业研究人员正在开展实验工作。 颉满斌摄 |
◎本报记者 颉满斌
近日,甘肃省科技厅发布《关于对2024年甘肃省高技术高成长性高附加值企业遴选入库的公示》。其中,白银高新区12家企业遴选入库。
作为甘肃省白银市工业经济发展的主阵地、主战场、主引擎,白银高新区着力推动循环化工、生物医药、特色新材料三大主导产业和七大重点产业发展,紧盯产业链关键技术、关键环节、关键目标,发展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
科技创新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前不久,在白银高新区内,一批批款式新颖的隐形眼镜产品在甘肃康视达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生产车间成功下线。
这批产品由该企业自主设计开发。甘肃康视达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唐钰喜介绍:“近年来,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每年将生产总值的10%投入到研发创新中。同时,公司积极开展科技合作,先后与兰州大学、兰州理工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高校建立研发合作关系,充分吸取和借鉴先进科技成果,不断推动企业发展。”
目前,企业已成功获得注册商标435件,授权专利102件,并获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等。
这仅是白银高新区企业以科技创新激发发展动能的一个缩影。
同样位于白银高新区的甘肃科隆环保技术有限公司是一家从事废润滑油(废矿物油)收集、贮存、再生和深加工的环保型高新技术企业。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始终把科技创新放在首位,有力增强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甘肃科隆环保技术有限公司负责人介绍:“2000年,我们联合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大学对产品生产的工艺技术进行改造升级。新工艺技术极大地提升了我们产品的稳定性。”
目前,企业拥有发明专利4项,已具备年处理废矿物油10万吨、综合危废17.8万吨的能力,满负荷生产年产值可达3亿元。
截至目前,白银高新区已累计培育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6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38家、高新技术企业113家、新认定科技创新型企业25家。
紧抓项目建设发展新质生产力
升级传统产业、培育新兴产业、布局未来产业……白银高新区以产业发展为落脚点,以项目建设为抓手,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白银高新区先后引进江苏乾清环保、湖南湘宇麓山、宁夏恒生医药、四川夏氏鑫、宝鸡辰炎金属等企业,涉及新能源、生物医药、装备制造等行业。这些产业是新质生产力的典型代表、经济增长的新引擎、产业发展的新赛道。
2023年,四川夏氏鑫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四川夏氏鑫”)与白银高新区在第二十九届中国兰州投资贸易洽谈会上成功“牵手”。四川夏氏鑫计划总投资7.5亿元,在白银高新区成立甘肃夏氏鑫化学材料有限公司,建设年产7万吨超高纯湿电子化品以及年产5万吨专用化学试剂项目。
如今,甘肃夏氏鑫化学材料有限公司光伏清洁能源高纯电子化学试剂项目正在如火如荼地建设中。甘肃夏氏鑫化学材料有限公司总经理幸达伟介绍:“目前我们已完成工程总进度的70%。项目建成达产后,将成为西北最大、涵盖产品门类最全的超高纯电子化学试剂生产基地。预计将实现年产值约15亿元,税收约1.2亿元,带动就业200余人。”
近年来,白银高新区围绕“项目建设”全生命周期,持续简流程、压时限、降成本,助推项目快落地快建设。白银高新区深入落实甘肃省、白银市“全程网办”“高效办成一件事”“免证办”等改革,新注册企业首套印章刻制费用政府买单,企业开办实现“1环节、0成本、常态化0.5天办结”。高新区以营商环境之“优”,谋企业发展之“活”,促园区发展之“进”,以优质营商环境为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2024年,园区先后实施省、市重点项目25个。
数字技术融入生产方方面面
当前,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兴起。大数据、互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深入企业生产的方方面面,持续激发经济向“新”力。
在位于白银高新区的甘肃东方钛业有限公司钛白粉DCS控制室,大大小小的屏幕林立,各种数据在屏幕上流动,十余名操作员坐在电脑前密切监控,数字化、智能化的“云端”控制系统让生产流程中的工艺参数实时呈现。通过远程操作,员工实现了对工厂车间内各类设备和物料的实时监控和数据采集,不仅减少了管理人员的工作量,还降低了管理成本。企业市场竞争力得到提升。
甘肃东方钛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文生介绍:“车间运用国内外先进数字技术。包括瑞士ABB公司的智能控制系统、苏州达美公司的自动码垛套膜机、合肥井松智能公司的万吨级智能化立体仓库等。”
借助数字技术,同样位于白银高新区的甘肃银光聚银化工有限公司对员工劳动强度大、作业危险程度高的区域实施改造,提升生产线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水平。
“白银高新区将深入开展‘强科技、强工业’行动,加速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向‘高’攀登,向‘深’改革,向‘新’转型,向‘远’突破,不断推动高新区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白银高新区相关负责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