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30日 星期一
高精度曲线“画”出
15亿年生物多样性演化史

【新知】

    科技日报讯 (记者张晔 金凤)记者12月26日获悉,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研究员唐卿、中国科学院院士沈树忠等联合中外科研单位,创新性结合超算和人工智能等手段方法,绘制出迄今第一条早期地球高精度生物多样性曲线。这条曲线揭示了从20亿年前到5亿年前,约15亿年的生物多样性演化历史。相关论文近日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科学》。

    由于研究方法限制,事关生命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重大科学问题长期得不到准确解答。为破解相关谜题,唐卿和沈树忠等研究人员耗时6年创建了目前全球数据最全、信息量最大的早期地球古生物地层数据库。该数据库定量勾画了复杂生命的起源、辐射、灭绝、再次辐射至现代生态系统形成的早期历史过程。

    研究表明,随着第一个可信的真核生物化石在约17亿年前出现后,其多样性一直保持较低但稳定增长的模式。直到约7.2亿年前,全球性大冰期的出现打断了生命演化的原有进程。随着大冰期事件的结束,地球物种多样性开始迅速增加且频繁发生波动,造成多次生物大辐射和大灭绝事件。此后,形态更为复杂的宏体生物(包括动物)迎来快速辐射。但这些复杂宏体生物在埃迪卡拉纪末(约5.51亿至5.39亿年前)又遭遇了两次明显的多样性下降,代表了动物演化史上最早的两次大灭绝事件。

    据了解,该研究填补了早期地球生物多样性宏演化研究的空白,为阐明早期地球生命起源和演化规律、探索地外生命是否存在等重要科学问题提供重要理论基础。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