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讯 (记者付丽丽)11月26日,记者从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举办的专题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为全面提升质量认证行业公信力,持续优化质量认证市场环境,《质量认证行业公信力建设行动方案(2024—2026年)》(以下简称《行动方案》)近日正式发布实施。
质量认证公信力是公众对质量认证活动以及认证结果公正性、权威性、专业性的信任程度。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副局长蒲淳介绍,《行动方案》明确,到2026年底,质量认证有效性全面提高,认证行业突出问题得到有效治理,认证监管精准有力,认证活动依法合规,质量认证行业公信力评价体系逐步完善,质量认证行业公信力大幅提升。
当前,一些无资质认证机构网络卖证的现象屡禁不止,个别认证机构存在虚假认证等违法行为,认证审核员违规行为多发,强制性产品认证(CCC认证)获证产品抽查合格率不高。
蒲淳强调,针对行业发展突出问题,应以质量认证公信力为抓手,通过全面深化改革,构建与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对外开放要求相适配的质量认证体系,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根据《行动方案》,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将进一步加强认证监管,重点打击虚假认证。数据显示,2024年前三季度,全国市场监管部门共查办各类认证违法案件6049件,有力维护了质量认证行业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认证监管司副司长姚雷介绍,总局建立重点领域、重点环节监管长效机制。今年以来,总局共计检查认证机构153家,其中发现虚假认证机构12家,较严重问题机构16家,存在一般问题机构28家,均已依法进行处理。同时,围绕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需求,总局将积极推出新型认证制度,并推动在政府采购、行政监管、社会治理、市场采购等领域广泛采信认证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