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02日 星期一
宁夏农林科学院:
“成果转化贷”让企业底气十足

    【加速科技成果转化】

    ◎本报记者 王迎霞

    近日,宁夏农林科学院2024年第二次农业科技成果拍卖会举行,10项科技成果拍卖总成交额331万元,溢价率达25.4%。

    参加拍卖的科技成果全部被拍出,展示了农业企业进行成果转化的底气。这底气源于一款名叫“成果转化贷”的金融产品。

    宁夏农林科学院院长刘常青告诉科技日报记者:“我们积极探索金融支持科技成果转化的新举措,联合中国银行宁夏分行量身定制了这款产品,旨在推动更多科技成果为企业所用、助企业发展。”

    “我一点也不担心后面的事情”

    “成果转化贷”主要围绕宁夏农林科学院新品种、新技术、新装备及技术服务等科技成果转化各环节的资金需求,支持成功转化该院科技成果的农户、农业合作社、涉农企业获得信用类贷款,用于示范推广等相关费用支出。

    对于有志深耕农业领域的企业来说,这款金融产品极具吸引力:贷款期限最高可达3年,个人信用类贷款额度最高可达100万元,企业贷款额度最高可达1000万元。

    “最重要的是,企业可以享受3.0—3.6的优惠利率。”中国银行银川市西夏支行副行长魏敏强调。

    此外,“成果转化贷”还开通了审批绿色通道。“我们很多时候并不是贷不出款,而是用钱时间紧,银行放款审批手续有些复杂。‘成果转化贷’审批快,1—5个工作日就能办妥,特别方便。”宁夏杰农种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张俊杰说。

    此次拍卖会上,张俊杰瞄准了水稻新品种“闽宁1号”。这一由宁夏农林科学院农作物研究所和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联合选育的优良品种,中熟、长粒、丰产、抗倒、国标优质米1级,起拍价为50万元。

    张俊杰在田间对该品种整整观察了3年。他不仅中意它的优秀表现,更看好它的未来发展,铆足了劲儿要把它拍走。“原计划60万元拿下,但竞争比较激烈,最后的成交价是66万元。”张俊杰坦言,“不过,有‘成果转化贷’作后盾,我一点也不担心后面的事情。”

    “希望双方同频共振、合作共赢”

    本次拍卖会上,宁夏农林科学院精心筛选了“奶牛养殖粪污生物强化处理技术”等4项技术成果与“宁春69号”等6项作物新品种参加竞拍。“标王”为该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李凤霞团队研发的“光伏基地农光互补植被恢复高效种植技术”,成交价为76万元。

    魏敏告诉记者,在成果转化“科技+产业+金融”新机制下,中国银行银川市西夏支行将持续跟进合作企业资金需求,提供全方位金融服务。

    “这些成果涵盖农作物、蔬菜、畜禽养殖、农业废弃物利用等领域,都是科研人员经过长期研究、反复试验、精心培育的结晶,成熟度高,而且市场应用前景广阔。”宁夏农林科学院党组书记罗成虎介绍,作为宁夏唯一的农林科研单位,该院突出成果应用导向,坚持多措并举激励科研人员多出高水平科技成果。

    建立科技成果公布机制,实现成果转化服务从“坐等上门”到“主动服务”的转变;开展职务科技成果赋权改革试点工作,今年完成职务科技成果赋权11项,实现成果转化上百项;在吴忠市、海原县等地举办科技成果推介会5场,一批科技成果得到企业青睐并现场签约……宁夏农林科学院将高价值成果培育融入科研立项、实施、管理及推广的全过程,预计2024年转化金额将首次突破千万元大关。

    “企业家既是研发成果的受益者,又是优良品种、先进技术的宣传者与推广者。我们希望双方同频共振、合作共赢,推动更多科研成果走出实验室,走向现代农业建设主战场。”刘常青说。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