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农正在采摘静宁苹果。受访者供图 |
◎本报记者 颉满斌 通讯员 李芳艳 吴 玺
在甘肃省平凉市静宁县,每当丰收季来临,成片果园里红彤彤的苹果挂满枝头,成为一道亮丽风景线。静宁苹果色泽鲜艳、口感香脆、甜度适宜,深受消费者欢迎。
静宁苹果曾荣获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中国驰名商标等8个国家级称号和“中华名果”等18项荣誉,并入选农业农村部发布的农业品牌精品培育计划,远销30多个国家和地区。如今,静宁苹果已成为“甘味”农产品的头号招牌和亮丽名片。2023年,静宁苹果产量达106.8万吨,实现产值70.48亿元,农民人均果品收入7500元,占农民可支配收入的70%以上,成为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
这背后隐藏着怎样的发展密码?
静宁地处西北内陆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四季分明、气候温和、光照充足,其独特的气候、土壤等条件,为苹果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环境。技术的不断优化和产业长效发展体系的建设,则为静宁苹果的高品质提供了有力保障。
科技日报记者日前在静宁县现代苹果高新技术示范园组培中心看到,一株株高度为1—5厘米的嫩苗在装有培养基的玻璃瓶里茁壮成长。几名技术人员坐在洁净的操作台前,手持镊子小心翼翼地对苹果脱毒苗木进行茎尖剥离、扦插扩繁……
“组培中心是一个集科研、生产、推广于一体的现代化农业科研机构。中心引进先进的脱毒技术和快繁技术,通过组织培养方式,培育出大量优质、高产、抗病的苹果苗木。”静宁县林果业投资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吴启立说,先进技术不仅提高了苹果树的生长速度和产量,还增强了其抗病虫害的能力。
从“种得多”到“种得好”,静宁通过品种更新、肥水高效利用、病虫害绿色防控、防灾减灾等一系列科技手段,做到了苹果产业规模扩张和提质增效齐头并进。近年来,静宁聘请苹果种植领域的专家,依托静宁苹果产学研联盟、静宁县果树果品研究所,试验选育适合县域生态条件的新优品种,促进苹果产业逐步向品种多样化、供应均衡化转变,全力扶持苹果产业由简单生产型向科研创新型发展,打造智慧化、科技化果园。
“经过40年发展,静宁苹果产生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环境效益。目前,全县果园面积达100万亩。我们尤其重视控制化学肥料用量,在保证苹果品质的同时,也保护了生态环境。”静宁县果业办公室主任贾军平说。
一颗苹果的产业链能有多长?
近年来,静宁着力打造“静宁苹果”百亿级引领型产业链,通过“归雁工程”这一平台,云集161家苹果产业链上的企业,涵盖育苗研发、规模种植、储藏营销、加工升级、电商物流等板块。如今,静宁苹果年贮藏能力65万吨,加工转化能力15万吨,助力全县果品产业全链条、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