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徐 峰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围绕“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提出,完善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航空航天、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生物医药、量子科技等战略性产业发展政策和治理体系,引导新兴产业健康有序发展。人工智能是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性技术,是推动我国生产力整体跃升的重要战略资源。面对全球人工智能发展进入新一轮爆发期的战略机遇,需要我们制定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加快构建形成适应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制度环境。
第一,优化研发攻关布局,筑牢人工智能发展的科技基础。我国积极把握人工智能发展趋势,加强科研攻关,推动人工智能科技创新能力实现整体性、系统性跃升。但与国际领先水平相比,我国底层算法、开发框架、高端芯片等关键核心技术仍有短板。作为前沿引领和关键共性技术,人工智能具有多学科综合、高度复杂的特征,必须进一步优化国家实验室体系、国家科研机构和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定位和布局,以有组织科研推进原创性、引领性创新。
应充分发挥国家实验室体系的战略性作用,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突出重大原始创新,着力解决人工智能重大科学问题,产出战略性、关键性重大科技成果。国家科研机构应强化应用牵引的基础研究和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攻关,提升通用人工智能模型等前沿领域创新能力。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要充分发挥基础研究深厚、人工智能相关学科丰富的优势,鼓励自由探索,加强基础前沿探索和学科交叉,开展面向未来人工智能的基础前沿研究,破解人工智能技术进步面临的基础理论问题。
第二,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构建支撑人工智能协同创新的产业生态。随着以“大数据+大算力+强算法”为代表的数据智能的不断进步,拥有着更多资源的产业界已经成为人工智能科技创新的主力。近年来,我国企业积极开展人工智能研发应用,在语言识别、图像识别和个性化算法等方面涌现出一批世界领先的关键技术和产品,体现出很强的技术积累和能力储备。持续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是加快我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关键所在。
要建立培育壮大科技领军企业机制,赋予和保障企业在创新决策、研发投入、科研组织和成果转化等方面的自主权和决定权,支持更多领军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承担国家重大科技任务,开展产学研深度合作。要构建促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壮大机制,充分激发中小企业在人工智能创新创业中的重要作用,鼓励中小企业开展人工智能技术、产品、商业模式等创新,在人工智能内容生成、人形机器人等新兴领域加快培育一批初创企业。要构建支持企业科技创新的科技金融体制,完善长期资本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的支持政策,建立科技保险政策体系,健全重大技术攻关风险分散机制。
第三,统筹资源要素建设,夯实人工智能发展的数字基础设施底座。人工智能大模型技术的持续突破离不开快速增长的数据资源和算力支持,美国开放人工智能研究中心(OpenAI)研发的ChatGPT和Sora等突破性产品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受益于其构建的海量高质量训练数据和数万卡算力集群。面对着日益迫切的数据和算力等资源要素需求,统筹资源要素的建设布局和共享服务,对于进一步拓展我国人工智能技术创新和产业应用的空间和速度至关重要。
要完善促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政策体系,加快建立数据产权归属认定、市场交易、权益分配、利益保护制度,为人工智能技术研发与应用提供源源不断的高质量数据供给。要构建多模态公共数据集,有序推动相关部门公共数据分类分级开放,推进行业数据资源和基础科学数据集共享共用。要优化算力基础设施建设布局,加快推进国家算力网络建设,提升算力基础设施利用效能,加大面向中小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的普惠算力供给。
第四,促进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加快塑造场景驱动的产业新优势。应用场景驱动是新一轮人工智能快速发展的重要特征。在与数字、网络以及云计算等技术的协同下,人工智能技术与主要行业应用场景融合不断深化,不断加速对已有产业的智能化改造。我国大多数传统行业的人工智能应用还处于小规模试点阶段,应用普及率尚有很大提升空间,特别是在工业领域,可广泛落地的重大典型场景应用还有待进一步开发。
要围绕实施“人工智能+”行动,健全促进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充分发挥我国超大规模市场引领作用,开展人工智能技术重大应用示范。要构建能够带来突出经济社会效益的场景创新机制,以承接基础理论和前沿技术成果、带动国家整体实力提升为目标,研究设计一批经济社会效益突出的人工智能重大应用场景。要健全提升优势产业领先地位体制机制,鼓励行业大企业与人工智能企业联合开展场景创新,为人工智能发展创造更广阔的市场空间;鼓励地方结合本地优势产业基础和发展需求,强化人工智能成果转化、重大产品集成创新和示范应用。
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应充分把握人工智能科技发展规律,紧密结合当前我国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求,着力破解人工智能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着力提升人工智能科技创新体系效能,营造更加完善的产业发展生态,最大程度地释放人工智能应用潜力,推动我国科技跨越发展、产业优化升级、生产力整体跃升,为加快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强大支撑。
(作者系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