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2日下午,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与长征二号F遥十九运载火箭组合体在垂直转运中。 新华社发(汪江波摄) |
◎占 康 本报记者 付毅飞 朱 丽
10月29日,在人们的期待中,神舟十九号乘组指令长蔡旭哲带领航天员宋令东、王浩泽,在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问天阁亮相。
蔡旭哲生肖属龙,两位90后队友生肖均属马。他们给自己命名为“龙马乘组”。
“期待这次任务‘龙腾盛世,马到成功’。”蔡旭哲说。
蔡旭哲:时隔22个月重返空间站
参与中国空间站“T”字基本构型在轨组装完成,参与首次“太空会师”……在神舟十四号飞行任务中,蔡旭哲和战友们在太空中忙碌的场景还历历在目。
时隔22个月,他将首次作为指令长,带领神舟十九号乘组飞向太空,成为目前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史上间隔时间最短重返空间站的航天员。
2022年6月5日,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航天员陈冬、刘洋、蔡旭哲驾乘飞船顺利进入天和核心舱。这是中国空间站建造阶段以来情况最复杂、技术难度最高、航天员工作量最大的一次载人飞行任务,他们也被网友称为“最忙乘组”。
在轨驻留期间,蔡旭哲和队友们经历了9种组合体构型、5次交会对接、3次分离撤离和2次转位任务;首次经历两个乘组在轨轮换;完成一次“天宫课堂”太空授课和3次出舱任务;开展大量空间站平台巡检测试、设备维护、维修验证、物资管理和站务管理等工作;进行两个实验舱多个实验机柜的解锁安装,按计划实施了多项科学实验与技术试验。
蔡旭哲回忆,他们经常忙得废寝忘食。工作量大时,光是在舱内手动拧螺钉,每天就要拧1000多个。
2022年9月17日13时35分,蔡旭哲开启问天实验舱气闸舱舱门,执行他的首次出舱任务。在这次出舱活动中,他进行了我国首次舱外救援验证——模拟失去工作能力的航天员,由陈冬将其从舱外带回出舱口。为了模拟得更加逼真,蔡旭哲放开了舱壁扶手,那一刻,系在同伴腰上的挂钩成为他唯一的安全装置。
这份勇气从何而来?除了对同伴的信任,更源自“祖国利益高于一切”的使命,和“英勇无畏,无私奉献,不怕牺牲”的铮铮誓言。
2023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决定,授予蔡旭哲“英雄航天员”荣誉称号并颁发“三级航天功勋奖章”。
他没有在鲜花和掌声中迷失,只有一个信念:“早日返回太空。”
他迅速将心理和身体状态全部归零,半年后就投入正常任务训练。凭着优异的表现,他被选入神舟十九号乘组并担任指令长。
第一次飞天,蔡旭哲准备了12年;第二次飞天,他仅准备了22个月。
“梦想铸就荣光,荣光催征新的梦想。我们一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新时代中国载人航天事业再立新功!”心怀梦想,蔡旭哲又一次向着太空坚定出发。
宋令东:欲“问天”,先问己
“成长历程中,你最深刻的感受是什么?”
面对这个需要岁月沉淀的问题,阳光开朗的宋令东不假思索:“心之所向,一苇以航。只要有坚定的信念和持之以恒的努力,就能抵达梦想的彼岸。”
从孜孜求学的乡村少年,到奋飞海天的飞行员,再到逐梦太空的航天员,宋令东用奋斗为新时代中国青年的刚健自信、担当有为写下最鲜活的注解。
1990年,宋令东出生在山东菏泽。他的父母是地地道道的农民,文化水平不高,但把骨子里的勤劳、坚韧和乐观烙在宋令东身上。
2007年空军招收飞行学员,宋令东报了名,一路过关斩将,成功被录取。课堂上,教员在黑板上写道:“飞行是勇敢者的事业。最好的男子汉,去飞行!”宋令东热血沸腾,暗自发誓:“我就要当那个最好的男子汉!”这个目标,成为他奋进路上的强劲动力。
2020年9月,早已成为一名优秀战斗机飞行员的宋令东,正式加入中国第三批航天员队伍。进入航天员大队,墙壁上“祖国利益高于一切”几个大字映入眼帘,直击他的内心。当飞行员时,他渴望飞先进战机,为祖国的和平而战;成为航天员后,他渴望迅速锻造磨砺,早日为祖国出征太空。
从入队到完成考核,两年多的时间,第三批航天员要完成基础理论、体质训练、航天环境耐力与适应性训练、航天专业技术等八大类上百个科目的训练。入队时,宋令东的成绩很突出,然而第一次任务选拔,他落榜了。“自己究竟差在哪?”他的心情跌入谷底。
欲“问天”,先问己。宋令东不断反思,发现了问题。对战斗机飞行员而言,在瞬息万变的战场上必须果敢善战、先发制人、抢占先机,勇当“孤胆英雄”,这让他形成冲劲十足的性格。而载人航天工程是“万人一杆枪”,各分系统必须发扬齿轮咬合般的协作精神。航天员作为工程末端的落实者,更注重团队协作,只有沉稳、准确、高效的配合与操作,才能把千万人的心血、汗水和智慧化为最有效的数据带回来,稍有不慎就可能造成不可逆的损失。
宋令东决意改变自己。不管是训练、工作还是在生活中,他都刻意让自己的节奏慢下来、稳下来、静下来。他学会了耐心等待和静心观察。
完成心理蜕变的宋令东,更加从容淡定。2023年,他入选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行任务乘组。
即将飞天之际,宋令东对长达半年的太空之旅充满信心。他期待着能像小时候在家里的土地上一样,在太空种出红薯;期待着能走出舱外,欣赏浩瀚宇宙、满天繁星,饱览祖国大美河山。
王浩泽:要比别人多努力
“人生中最大的幸运,莫过于在年富力强时肩负起自己的使命——成为航天员,我是幸运的。能够将个人价值和祖国的需要相结合——为国出征,我更是幸福的。”在神舟十九号航天员乘组与记者见面会上,我国首位女航天飞行工程师王浩泽说。
王浩泽出生在河北滦平县一个普通家庭。母亲的言传身教让她从小就明白,必须比别人付出更多努力,才能争取到想要的成绩。
靠着这股“要比别人多努力”的劲儿,王浩泽的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她的本科专业是热能与动力工程,研究生主攻等离子体爆震。毕业时,她把简历投给了中国航天科技集团。
王浩泽从事的是火箭发动机预研工作。起初,这对她而言几乎是一个从零起步的全新过程。复杂的方程式,谜一样的参数,天书一样的运算逻辑,都是她探索钻研的对象。她很享受攻克未知的过程。“调动全部脑细胞,全神贯注地去探索,就像游戏闯关一样。”她说,“将这些难关一个个攻克后,会获得一种巨大的幸福感。”
凭着这股钻研精神和突出的业务能力,年轻的王浩泽很快成为新型发动机的研发骨干。
2003年杨利伟实现国人飞天夙愿时,还在上初中的王浩泽万万想不到,自己将来也会在全国人民的期待中飞向太空。随着命运之手的步步指引,当国家选拔第三批航天员的通知到达单位,王浩泽发现自己符合报名条件,踊跃报了名。
“这个职业像天上的星星一样高不可攀,但我还是想试一试,哪怕落选,也是荣耀。”她想。
王浩泽选上了。看到那些曾经只出现在电视镜头里的航天英雄就在眼前,想到从今以后就能跟他们一起并肩奋斗,她有种如梦如幻的感觉。
航天员只有两种状态——飞行和准备飞行。在航天员大队,每个人都铆足了劲儿,时刻准备着飞向太空。不管是飞过一次还是多次,他们载誉归来后便迅速清零,重新投入新一轮的学习和训练中。身处这个群体,王浩泽既感受到团队的关爱,也承受着英雄榜样们带来的压力。她在学习训练中不让须眉,成为大家公认的“拼命三娘”。
在出舱程序训练中,她穿着100多公斤重的舱外航天服,为一个将软管接头插入腰际插孔的动作,找教员一遍遍加练;在48小时沙漠野外生存训练中,她既感受到沙漠温差几十摄氏度的残酷,又领略到躺在伞布上看星空的浪漫;在72小时狭小环境心理适应性训练中,她和队友关在“小黑屋”里,奋力挑战生理极限,团结协作熬过三天三夜;在海上训练中,她面对直升机掀起的风浪,体会耳朵根被浪花像刀一样割着的感觉,直呼“海上吊救比陆上刺激一百倍”……
凭着努力、乐观和一腔热血,王浩泽在一次次训练中锻造着飞天翅膀。如今,她对太空之旅充满信心和期待:“我将全心全意、全神贯注、全力以赴,和队友们一起,精准工作,快乐生活,让每一个日出日落都成为宇宙精彩的记忆。”
蔡旭哲同志简历
蔡旭哲,男,汉族,籍贯河北深州,硕士学位。1976年5月出生,1995年9月入伍,1998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一级航天员,陆军大校军衔。曾任空军航空兵某团飞行大队副大队长,被评为空军一级飞行员。2010年5月入选为我国第二批航天员,2022年6月执行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行任务,2023年3月被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英雄航天员”荣誉称号,并获“三级航天功勋奖章”。经全面考评,入选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行任务乘组并担任指令长。
宋令东同志简历
宋令东,男,汉族,籍贯山东曹县,学士学位。1990年8月出生,2008年9月入伍,2013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四级航天员,空军中校军衔。曾任空军航空兵某旅飞行中队中队长,被评为空军一级飞行员。2020年9月入选为我国第三批航天员。经全面考评,入选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行任务乘组。
王浩泽同志简历
王浩泽,女,满族,籍贯河北滦平,硕士学位。1990年3月出生,2021年1月入伍,2009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四级航天员,陆军中校军衔。曾任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2020年9月入选为我国第三批航天员。经全面考评,入选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行任务乘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