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给中国传媒大学全体师生的回信中强调,新时代新征程,希望你们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聚焦新闻舆论工作需要,突出办学特色,深化改革创新,不断提高教学科研水平,努力培养更多高素质新闻传播人才,为党的宣传思想文化事业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殷殷关怀,深深期许。建校70年来,中国传媒大学坚持以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为己任,努力构建先进的媒体融合传播关键核心技术体系。2019年获批媒体融合与传播国家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实验室”),从传播理论和关键技术入手,重点解决媒体融合纵深发展和国际传播能力提升中的关键问题。
位于北京市朝阳区定福庄东街1号的中国传媒大学国重大楼,是实验室所在地。
在媒体融合技术与智能传播应用研究区域,研究人员正紧盯着屏幕上的可视化数据,调试着AI智能体社会传播仿真系统,里面拥有上千个“虚拟角色”,正在感知事件、产生观点、交流信息。实验室副主任张远介绍,这套系统开发了具有模拟人类价值观、情感等特征的生成式智能体,结合最新的复杂网络时空演化技术,可以复现社交媒体传播现象,提前预判未发事件的态势,并迭代测试各类传播策略,帮助实现更精准有效的沟通与传播。
近年来,实验室深入推进并完善生成式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在传播学领域的系统应用,取得了显著成果。
“实验室的总体目标之一是融汇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以自然科学数理理论与方法创新解决社会科学重大问题,打造‘实验室中的实验室’。因此,我们把信息传播与价值传播紧密结合,把技术优势转化为传播中的话语优势,构建了由认知驱动和知识引导有机结合的信息计算模型体系,研发了‘人机协同、人在回路’的信息传播全链条关键核心技术。”中国传媒大学副校长、实验室执行主任王晖告诉科技日报记者。
实验室还设立了展示区,展示近年来实验室取得的重大成果,包括AI水墨动画电影《龙门》。这部水墨动画电影由中国传媒大学师生团队开发,利用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赋予了传统水墨动画新的生命力。
如今,实验室成为中国传媒大学科研新地标,也被认为是其突出办学特色、努力培养更多高素质新闻传播人才的重要抓手。
研发赛事转播的“云平台”、研发虚拟的新闻播音员、开发5G广播发送和接收系统……在国重大楼,随处可见师生互动、实验和操作的场景。
“新闻与传播专业的学生必须掌握跨学科能力,尤其是要深入了解并掌握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关键的硬核技术。”实验室大数据首席科学家沈浩一直倡导“新文科”和“新工科”的教育理念,主张将人文学科的深厚底蕴与工程技术的实用技能紧密结合,培养能够在未来媒体生态中游刃有余的多元化人才。
自成立起,实验室的另一项工作,是重点解决国际传播能力提升中的关键问题。国际传播白杨班,是中国传媒大学面向国家国际传播重大战略需求的人才培养重要举措,由实验室负责班级建制。
“国际传播白杨班以高水平、宽口径、多元素养、复合能力为培养理念,以国际传播为锚点,以人工智能和区域国别形成双重支撑,兼顾理论与实践、兼重人文与艺术、兼容社科与理工,为国家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卓越信息传播人才。”中国传媒大学研究生院院长、国际传播白杨班副班主任任孟山告诉记者。
数据显示,自2022年首次招生,国际传播白杨班共有在校生182名,其中博士生66名,学硕生89名,专硕生27名,形成了一支生机勃勃的国际传播后备人才队伍。
“总书记的重要回信,为学校办学治校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注入了磅礴伟力。在新时代新征程中,我们必须掌握驾驭人工智能的能力,以传媒之力深化改革创新,激发立德树人的创新能力。让因广播而起、因电视而兴、因网络而盛的中国传媒大学,在未来,必将因AI而强,全力落实好总书记重要回信的殷殷嘱托,奋力谱写‘教育强国、中传有为’的崭新篇章!”中国传媒大学党委书记廖祥忠满怀信心地表示。(科技日报北京9月27日电 记者马爱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