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9月10日 星期二
“研”“制”并举,避免陷入波音式困局

    【国际科技论谈】

    ◎胡定坤

    最近,美国著名航空航天企业波音公司的飞机、火箭和飞船接连“翻车”。

    北京时间9月7日,波音“星际客机”飞船独自返回地球,两名宇航员被迫滞留国际空间站,原因是“反应控制系统(RCS)”推进器密封件受热膨胀,有可能导致飞船返回时失控。

    8月初,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发布报告,严厉指责波音在“SLS Block 1B”火箭制造中存在焊接不当等质量问题,导致项目成本超支、进度延迟。

    今年1月,一架交付不到3个月的波音737Max客机在飞行途中舱门掉落,竟是制造过程中没有安装固定螺栓所致。

    其实,无论是膨胀的密封件、不当的焊接,还是没装的螺栓都表明,作为一个曾经享誉全球的老牌科技企业,波音正在陷入一个奇怪的困局:想得出方案、画得出图纸,却不一定造得出合格的产品。

    波音制造的衰落,既有制度的因素,也有人为的原因,更有商业模式的问题。

    NASA在上述报告中称,波音的质量管理达不到行业标准,其在火箭制造过程中出现“燃料箱中有异物”“向NASA提交损坏密封件”等多个违规问题。同时,工人缺乏生产经验和专业培训,多个关键部件焊接不规范,其中某个焊接问题导致工期被迫延长7个月,NASA认为,工厂地处偏僻、待遇差可能是招不到优秀工人的原因。

    今年4月,美国《大西洋月刊》刊文指出,外包是波音制造能力削弱的根源。为了商业利益,2000年左右开始,波音将飞机部件的生产和质量控制都交给供应商,自己只负责“设计、集成和研发”,加上过于压缩供应商成本,导致极易出现制造问题。

    据报道,“星际客机”飞船似乎也是外包产物,此次出问题的RCS系统并非波音制造,而是由Aerojet Rocketdyne公司提供。

    可以说,波音的系列“翻车”,集中呈现了长期忽视制造能力的恶果。再完善的方案,没有实施就是一纸空文;再精美的图纸,成不了产品也是空中楼阁;再先进的科技,投入不了应用也无法转化为新质生产力。

    事实上,波音也已经认识到问题所在。今年8月8日,其新任CEO上任首日的第一件事,就是视察位于西雅图的客机工厂。同时,波音还计划通过收购制造企业、新建工厂等方式试图恢复自身的制造能力,但是这一过程势必需要长期的经验积累和大量的资源投入。

    既要有“想得出”的研发能力,更要有“造得出”的制造能力。这是波音“翻车”带给我国相关企业乃至整个科技产业的重要启示,在未来的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中,一定要“研”“制”并举,避免陷入波音式困局。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