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9月02日 星期一
“他点亮了我们每个人心中的灯”
——探访首次公开的吴孟超院士生前办公室

【弘扬科学家精神】

◎本报记者 张 强  通讯员 王 蓓 王一瑄

    人头攒动、人声鼎沸的东方肝胆外科医院(海军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门诊大厅二楼,一间没有挂牌的办公室仿佛被按下了时间的暂停键……老式日历永远停在2021年5月22日,那是吴孟超院士离去的日子。

    今年8月31日是吴孟超院士诞辰102周年纪念日,位于上海的东方肝胆外科医院首次公开了吴老生前办公室。自2000年7月开始,吴老在这个办公室度过了19个春秋。

    办公室进门的衣架上挂着一件干净整洁的白大褂,衣襟上板正地别着一枚红艳艳的党徽,党徽正下方夹着一个胸牌。

    办公桌玻璃台板下压着吴老随手写下的小纸条,抽屉里放着密密麻麻写满字的小笔记本,书柜里摆放着书籍和来不及回复的患者来信,墙上挂着患者和学生赠送的书法和绘画作品。

    “这里一直保留着原来的样子。”工作人员向参观者介绍。

    办公桌上叠放着几本年代久远的相册,里面是一张张拍摄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黑白老照片。其中,最引人关注的一张照片,是吴孟超与一具结构完整的人体肝脏血管模型的合影。

    1958年,吴孟超带领“三人攻关小组”从解剖肝脏、制作标本开始,在异常艰苦的条件下,迈出中国人探索肝脏外科关键理论和技术体系的步伐。他们制作的168个肝脏腐蚀标本及肝脏固定标本,以及由此凝练出的“五叶四段”肝脏解剖学理论,成为中国肝脏外科解剖学重要里程碑。在他的带领下,短短5年内,中国肝脏外科就从无教科书、无肝脏解剖理论、无成功肝癌切除手术先例的“三无”状态,提升至世界先进水平。

    这些相册,是一位国之大医成长的缩影。多年来,吴孟超带领一代又一代肝胆人创造了切除肿瘤重量最大、肝脏手术患者年龄最小、肝癌术后存活时间最长等一项项世界纪录。

    墙角的纸箱里放着吴老生前的生活用品。其中,一双特殊的旧拖鞋引起了参观者的注意:两只拖鞋不一样,右边的上面一角被剪开了。

    工作人员介绍,这是吴老做手术时穿的专用拖鞋。很多人都知道,常年紧握手术刀导致吴老的手指关节严重变形,成了“最契合手术钳的形状”。然而,只有少数亲人和同事才知道,由于手术中他每天长时间站立,脚趾常年用力抓地,右边第二个脚趾习惯于压在大脚趾上。天长日久,右边脚趾已无法并拢,不得不穿“特制拖鞋”。

    吴老一生总是在忘我工作。2019年退休之前,吴老在这个办公室,热情接待病人,兴致勃勃地和同行、学生无私分享自己的经验,办公室的灯经常亮到深夜。

    “现在,吴老办公室的灯不再亮了,但他点亮了我们每个人心中的灯。”吴老的学生沈锋教授说。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