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8月12日 星期一
董礼涛:一把铣刀刻匠心
董礼涛(左)在指导汽轮机组核心部件加工。受访者供图

【大国工匠】

    ◎本报记者 李丽云  朱 虹

    汽轮机,就像一台巨大的风车,将热能转化为动能,带动发电机发电,为许多大国重器提供动力。

    董礼涛17岁进厂,跟着师傅们学习手工铣削零件,将误差控制在0.01毫米内。我国多个大型煤电、核电设备的汽轮机里,都有这位哈电集团哈尔滨汽轮机厂有限责任公司特级技师打磨的叶轮等零件。

    30余年间,董礼涛从一名铣工学徒成长为特级技师,取得20余项国家专利,完成技术创新300余项,累计为公司创造经济效益8000余万元。

    前不久,董礼涛入选2023年“大国工匠年度人物”。

    “既然选择了这行,就必须干好”

    1989年,董礼涛进入哈电集团哈尔滨汽轮机厂有限责任公司二车间,成为一名铣工学徒,每天在机床上用铣刀加工零件。

    “刚上班那会儿,我经常手忙脚乱。铁屑有时会溅到皮肤上,一烫一个泡。工件的飞边、毛刺多次扎破手指,把自己搞得伤痕累累。我以为是自己的工种不好,可身边的老师傅谁也没像我这般狼狈,还是技不如人。”董礼涛回忆。

    董礼涛看着师傅们用粗糙的双手,打磨出闪着亮光的精美零件,羡慕之情油然而生。董礼涛暗下决心:“既然选择了这行,就必须干好。”

    董礼涛开始更努力地练本领。别的铣工将孔洞尺寸误差控制在0.05毫米范围内,董礼涛要求自己将误差控制在0.02毫米内。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董礼涛的加工技艺越来越娴熟,成功将手工铣削零件误差控制在0.01毫米内,达到行业顶尖水平。

    “肯钻研有韧劲儿,眼里有活儿,非常勤快。”工友这样评价董礼涛。完成日常工作后,董礼涛会主动接触一些对年轻职工来说难度极大的产品加工件,还时不时提出一些大胆、非常规的加工想法。

    时间见证一切。爱琢磨的董礼涛提出了一些独特的铣工加工方式,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和质量,因此成为车间“新秀”。

    27岁,董礼涛成为公司最年轻的高级技师。

    “我们用事实说话,要相信自己”

    “我们干的活,绝对不能出错。”董礼涛说,他们加工所用材料通常价值百万元,加工的零件用于组装许多大型汽轮机。

    在董礼涛操作的机床旁,有一个“百宝箱”。这是他利用边角料打造的一套工具,它在加工形状不规则的零件时发挥了重要作用。

    和传统汽轮机相比,燃气轮机零件的形状和结构更复杂。“我们首先要把零件固定在机床上,才能进行铣削。但很多不规则的零件很难被固定在机床上,这增加了后续加工的难度。”董礼涛说,“我希望设计一套工具,用于加工不同形状、结构的零件。”

    经过一次次分析和试验,董礼涛用废弃的铁料打造出一套工具。“工作人员利用这套工具可以完成90%以上的零件铣削任务。”董礼涛说。

    有时,董礼涛会突然接到非常紧急的任务,根本来不及做准备工作。在他的“百宝箱”里,藏着一根用两根手指就能压弯的“绣花针”。“这根7毛钱的‘针’曾帮我干了一个急活。”董礼涛回忆。

    两年前,公司研发重型燃气轮机时,需要在机匣上钻几十个直径1毫米、深度40毫米的孔。“1毫米的孔好钻,但40毫米的深度要求难以达到。我们的钻头最长只有35毫米。”董礼涛说,机组验收迫在眉睫,延期将给公司带来巨大损失。

    董礼涛在“百宝箱”里翻找,一盒“绣花针”映入眼帘。“这像针一样的钻头,长为65毫米,直径足够细,应该能成。”他说。

    这一想法却遭到质疑:用针一样的钻头钻孔会不会断、钻出来的孔能不能满足要求……“我们用事实说话,要相信自己。”董礼涛说,当时他带领团队成员迅速进行切削参数实验,以验证“绣花针”的可靠性。后来,他们用“绣花针”完成了加工任务,大家叹服了。

    董礼涛“出名”后,有猎头开出高薪“挖”他。董礼涛不为所动,始终坚守在哈电集团哈尔滨汽轮机厂有限责任公司,潜心为国之重器铣削零件。

    “在这里,我感觉自己的工作是与国家命运息息相关的。”董礼涛说,每当重点项目高质量投运时,他与同事感到无比自豪。

    2014年,董礼涛参与国产首台燃压机组建设。此后3年,董礼涛熬白了头发,换来任务的圆满完成以及5项发明专利的诞生。

    “一个团队的提高,才是大提高”

    在以董礼涛名字命名的工作室,记者看到一摞1米多高的笔记。它们是董礼涛积累了10多年的工作笔记。“我希望把这些经验传下来,分享给更多的人。以后徒弟和同事们遇到类似问题,可以参考借鉴。”董礼涛说。

    这些笔记有5000多页,内容涉及刀具、夹具的选择及铣削流程等,已经成为公司新员工重要的学习材料。

    董礼涛常说:“一个人的创新是小项目,一个团队的创新才是大项目。一个人的提高是小提高,一个团队的提高才是大提高。”

    2006年,董礼涛组建了“铣工工作研讨小组”,专门研究铣工加工技术,解决生产难题。2013年,小组发展为“董礼涛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作为工作室带头人,董礼涛每年为工作室制定人才培养计划。如今,董礼涛的很多徒弟成为公司技术骨干,其中26人晋升技师、高级技师。

    近年来,董礼涛带领工作室成员攻克了许多生产难题,完成了多项创新任务,取得国家专利10余项,推广科技成果245项,为公司创造经济效益6000余万元。

    如今,年近六旬的董礼涛依旧觉得自己很年轻,他想把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技术用在零件加工上。“最近,我和工作室的‘小伙伴’探索利用3D打印增材制造技术,打印结构复杂的零件,为公司节约生产成本。”董礼涛说。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