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人员在实验室微加工与器件平台做研究。受访单位供图 |
◎本报记者 龙跃梅 通讯员 游思壁 曾园英
今年1月,毗邻松山湖材料实验室(以下简称“实验室”)一期的东莞市新材料产业园开园。半年过去,许多科技型企业入驻园区。近日,记者在此采访时看到,米开罗那(上海)工业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米开罗那”)一派繁忙。
“依托实验室,东莞市新材料产业园建立产业集成、技术集成的科技创新模式。入驻园区将加快我们研发项目产业化的进程。”米开罗那董事长兼总经理万新军对记者说。
建设产业聚集核心区
位于东莞松山湖高新区的实验室成立于2018年,是广东省首批省实验室之一,也是参与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松山湖科学城)建设的重要科研平台。实验室布局前沿科学研究、公共技术平台和大科学装置、创新样板工厂、粤港澳交叉科学中心四大核心板块,致力于探索“前沿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产业技术研究→产业转化”的全链条创新模式。
建设之初,实验室引进锂离子电池材料团队、水系锌基电池团队、高效晶硅电池团队等多个新能源创新团队,在下一代动力电池关键正极材料、高安全储能电池等领域取得多项关键材料创新成果,积极向未来产业核心领域拓展延伸。
“我们不是要成为电池厂的竞争者,而是希望通过新技术服务行业,赋能所有电池厂。”松山湖材料实验室副主任、锂离子电池材料团队负责人黄学杰说,材料科技成果产业化的一种新范式正在这里逐渐成形,期待大批新能源研发工程师聚集于此,携手共筑松山湖的“能源谷”。
2021年,实验室启动建设能源材料与器件创新工场(以下简称“创新工场”),吸引了20多家新能源优质企业入驻,开展技术合作、技术共享。2023年6月,米开罗那开始与创新工场进行合作。仅用半年时间,公司便完成了3项固态电池高端智能装备试验产线研制课题,并拿到了固态电池试验线订单。
万新军介绍:“今明两年,我们将在产业园完成8项研发课题和相应的中试线整线研发,之后计划把公司的第4个工厂——专注锂电的高端智能装备工厂布局在东莞。”
随着越来越多企业、科研团队入驻,产业园将打造东莞新能源材料产业聚集核心区、大湾区新能源材料产业创新中心与技术策源地。
清除企业创新“拦路虎”
庞大的先进设备采购费用、高昂的研发人员培训成本……这些都是中小微企业创新的“拦路虎”。针对这些难题,实验室投入10亿元建设公共技术平台,助力中小微企业跨越创新障碍。
实验室建设的公共技术平台包括微加工与器件平台、材料制备与表征平台、材料计算与数据库平台、大湾区显微科学与技术研究中心等,针对材料设计、制备、加工、表征、测量等环节,为企业、高校、科研院所提供先进、系统的通用性技术服务。
例如,微加工与器件平台硬件投入资金近4亿元,涵盖微电子器件、光电子器件等工艺研发领域,能满足电子信息、先进显示、人工智能、清洁能源、新概念材料加工等技术发展对微纳加工的需求。
目前,公共技术平台开放设备180多台套,累计服务客户超500家,提供了超30万小时的各类检测和微纳加工技术服务。
公共技术平台负责人介绍,一家从事新能源锂电池研发的初创企业,起初仅抱着试试的心态前来咨询检测优化方法,没想到在项目结束时,这家企业在检测方法、检测设备、企业研发人员技术水平等多方面都有收获,从而迅速迈入了研发的成熟阶段。
架起成果转化“铁索桥”
为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实验室也积极展开有益探索。黄学杰介绍,经过6年创新实践,实验室发展出科技成果从样品到产品再到商品转化的“松山湖模式”。通过“作价入股”成果转让模式、并购或技术参股模式、室企攻关模式,以及依托“关键核心材料+创新平台资源”供给构建创新生态的产业集聚模式这四大模式,在科技成果到产业转化的“死亡谷”上架起一座“铁索桥”。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关键核心材料+创新平台资源”模式加速整合产业链上下游相关产业要素向东莞集聚,形成能源材料、节能减排、半导体材料、高端制造等新兴产业集群内核。在这种模式下,依托轻元素先进材料器件团队、光子制造团队、精密仪器团队的创新成果,先进制造创新工场已吸引超60家在莞企业加入,并在松山湖高新区、大朗镇等地建立基地平台,帮助本土企业解决技术难题,为本土企业创造上亿订单。
还有更多数据显示了实验室推动成果转化的成绩:截至2024年6月,实验室创新样板工厂团队孵化成立产业化公司36家,其中13家被认定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4家获评2023年广东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成为地方培育新材料领域高新企业的重要力量。实验室产业化公司销售额、融资额逐年攀升,累计销售合同额超8.1亿元,其中18个项目融资超9.5亿元、市场估值超5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