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北京6月12日电 (记者付丽丽)记者12日从中国南水北调集团获悉,截至6月12日15时20分,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自2014年12月全面通水以来,累计向北京市调水量达100亿立方米,直接受益人口超1600万,中心城区供水安全系数从1.0提升至1.3,水质始终稳定在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Ⅱ类及以上。
据介绍,北京市水资源曾严重短缺,南水北调工程开工之前,北京多年平均年人均水资源量不到100立方米,远低于国际公认的年人均水资源量500立方米的极度缺水标准。
2014年底“南水”进京后,北京市年人均水资源量由100立方米提高到150立方米左右,极大缓解了首都水资源紧缺形势,有力提升了城市供水安全保障水平,也为城市副中心、大兴国际机场等重点区域提供了水资源支撑。
近日,随着昌平新城地表水厂进行通水调试,北京接纳“南水”的水厂已达15座。北京市逐步构建起与首都定位相适应的水资源保障体系。北京市南水北调配套工程沿北五环、东五环、南五环及西四环形成一个输水环路,全长约107公里,满足了“南水”、密云水库水、地下水三水联调需要。
目前,“南水”已占北京城区供水的70%以上,供水范围基本覆盖中心城区、城市副中心、经开区等区域。北京市利用南水北调配套密云水库调蓄工程反向输水,累计向密云水库、怀柔水库、大宁调蓄水库、十三陵水库等存蓄水量约8亿立方米。2021年10月,密云水库蓄水量达到35.79亿立方米,创建库以来最高纪录。
此外,中线一期工程通水后,通过水源置换,源源不断的“南水”增加了北京生态文明建设的底气,长期被城市生产生活挤占的生态用水得到退还。北京水资源公报数据显示,北京生态环境用水量从2014年的7.2亿立方米,增加到2023年的16.36亿立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