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21日 星期二
张江高新区为上海建设国际科创中心添动力
图为上海光源。 受访者供图

    ◎魏 路  本报记者 王 春

    我国首个进入临床的AI药物、国内首个侵入式脑控植入体产品、全球首款新能源无人驾驶量产商用车……这些亮眼的创新成果都是在上海张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下简称张江高新区)诞生的。目前,张江高新区已成为上海科技创新策源功能的核心承载区、打造世界级产业集群的主阵地和国家先行先试与体制机制改革试验田。

    5月中旬,记者从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获悉,2023年,张江高新区实现规上企业营收9.6万亿元,每平方公里营收达256亿元。张江高新区土地面积仅占上海的8%,却拥有全市50%以上的高新技术企业、60%以上的有效发明专利、70%以上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引领新型产业集聚

    2011年,国务院批复同意支持张江高新区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经过多次扩区和调整,张江高新区面积达到534.8平方公里,覆盖全市16个行政区,形成了“一区22园”的发展格局。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是张江高新区重点发展的先导产业。

    目前,张江高新区生物医药产业创新策源能力不断提升,细胞治疗、高端医疗装备等达到世界先进水平。2019年至2023年,张江高新区累计研制出20个1类国产创新药,获批上市30个创新医疗器械。

    在张江高新区,和记黄埔医药(上海)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和黄医药)新药研发已取得突破。2023年,和黄医药全球创新药生产基地正式竣工投产,预计产能将提升5倍以上,实现创新成果在上海就地产业化。“张江高新区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创新政府管理方式、出台精准支持政策,助力和黄医药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黄医药工作人员表示。

    在张江高新区,人工智能产业生态圈正加速形成。目前,张江高新区已备案上线大模型21款,占全国备案上线大模型数的五分之一。

    在其他新兴产业领域,张江高新区的创新成果也不断得到市场认可。C919投入商业运营,ARJ21载客突破千万人次,爱达·魔都号已成功运营30余个航次,超导、石墨烯等新材料领域实现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建设国内首条千米级高温超导带材应用示范项目……一项项创新成果彰显着张江高新区在科创领域的“硬核”实力。

    对标世界领先科技园区

    在张江高新区,“从0到1”的关键技术突破正源源不断地从高能级研发机构和大科学设施中产生。

    张江高新区系统布局高水平创新基地,集聚了李政道研究所、朱光亚战略科技研究院等一批新型研发机构,为产业创新发展提供基础研究支撑。依托上海光源、硬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装置等,张江高新区正加快构建全球规模最大、种类最全、综合能力最强的光子大科学设施集群。高新区现已取得适用于非人灵长类猕猴的超柔性电极、药物靶标预测算法模型、“书生”通用大模型体系等一批领先的重要原创成果。

    在创新生态方面,张江高新区正加速培育高质量孵化器,力促成果转移转化体系更加完善、人才服务更加便利、科技金融服务供给更加便捷、知识产权保护更加全面。张江高新区设立全国首家科创企业知识产权海关保护中心,全国首个知识产权刑事、民事、行政、公益诉讼“四合一”基层人民检察院,国家知识产权运营公共服务平台国际运营(上海)试点平台。

    落户于张江高新区的上海仙工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以移动机器人控制器为核心的公司。“公司发展的核心是人才。高新技术人才集聚、高科技创新创业氛围浓厚,以及市场化创业环境是我们选择张江的原因。”上海仙工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丁霞说。

    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张江高新区正对标世界领先科技园区,力争用3年时间,基本形成统筹有力、权责一致、市区联动、协同高效的管理体制,打造主导产业初显、专业服务完善、空间相对集中、生态充满活力的高质量园区。

    张江高新区把世界领先科技园区的宏伟蓝图持之以恒地细化为“施工图”、高质量地转化为“实景画”,为上海建设国际科创中心提供动力。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