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25日 星期四
“中国空间站永远值得期待”
——记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行任务航天员与记者见面会

◎本报记者 崔 爽  付毅飞  赵卫华

    2024年4月24日,第九个中国航天日。在这个属于航天人的特殊节日,执行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行任务的航天员乘组亮相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问天阁,身着蓝色航天服的叶光富率领李广苏、李聪两名新队友与公众见面。

    54年前的这一天,中国首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中国人自此叩开通往浩瀚宇宙的大门。火箭烈焰下,茫茫戈壁上,这里一次次见证着中国载人航天梦想成真的荣光。

    54年后,荣光依旧。4月25日,叶光富首次作为指令长,带领神舟十八号乘组奔赴中国空间站。而这次出征,距离他首次圆梦苍穹仅仅过去两年。“赶上载人航天迅猛发展的时代,我感到莫大的幸福。”叶光富说。

    “能够为祖国出征太空是我莫大的幸福。”李广苏同样用幸福定义此刻的心情。谈到即将开始的首次飞天之旅,他充满期待,期待7.9公里/秒的速度与激情,期待失重带来的别样体验,期待没有翅膀却可以“飞翔”的美妙感觉。“工作之余,我想好好看一看美丽的蓝色星球,看一看祖国的锦绣山河,找一找养育、培养过我的地方,也想替我可爱的孩子看一看天上的星星到底会不会眨眼。”李广苏畅想。

    作为我国第二批航天员,叶光富于2021年搭乘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进驻中国空间站,实现首次飞天梦想。在轨183天,神十三乘组创造了当时中国航天员单次任务在轨驻留时间最长的纪录。

    当被问及和第一次出征太空的心情有何不同时,叶光富说,第一次飞行是圆梦太空的激动、兴奋,同时也充满好奇和期待。而这一次飞行,身为指令长,带领两名新队友逐梦苍穹,面临如何加强任务管理、天地协作、团队融合等挑战,压力更大、责任更重。

    “相信我们一定会很快适应太空环境,迅速进入工作状态,顺利、高效、圆满完成任务,以实际行动建功伟大时代。”李聪一张笑脸上写着坚定。他用3年时间完成从战斗机飞行员到航天员的转变,也期待着未来6个月的太空飞行完美完成。

    目前,中国空间站组合体已经在轨运行将近3年时间。随着空间碎片日益增多,长期运行的航天器受到空间微小颗粒撞击的情况在所难免。按计划,神舟十八号航天员的出舱活动将重点安装舱外设施设备的防护装置。为此,他们在中性浮力水槽进行了大量训练。

    叶光富提到,神十八乘组要利用不少于两次的太空出舱,对可能被撞击的高风险区域进行防护。需要防护的位置特别多,设计方案也各不相同,能不能很好地安装防护装备,是航天员舱外作业面临的很大考验。虽然新任务有新挑战、新考验,但他和乘组以及整个地面团队做好了充足的准备,对这次任务信心满满。

    星空浩瀚无比,探索永无止境。回望载人航天的一路征程,从无人到有人,从舱内到舱外,从单舱到多舱,再到全构型的中国空间站,一代代航天人顽强拼搏、接续奋斗。叶光富回忆起在执行神舟十三号飞行任务时,有位一起参加训练的国际同行,和他几乎同一时段飞向太空,实现了各自的首次太空梦。“当时我们还在太空通过地面团队,以电子书信的形式互致问候与祝福。中国空间站已全面建成,我们真诚地欢迎国际同行一起探索浩瀚宇宙,中国空间站永远值得期待!”他说。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