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科技自立自强·看招】
◎本报记者 张景阳 通讯员 王 丹 高 飞
人生病要及时就医,企业发展遇到“梗阻”时,该怎么办?内蒙古包头市给出了自己的解决方案——为企业做个“全面体检”。对企业“望闻问切”后,他们开出“良方”。
4月19日,科技日报记者在包头市的“科创会客厅”了解到,西安交通大学刘立军教授团队与当地美科硅能源公司合作,攻克了超大型单晶炉能耗高的问题,为该企业在节能方面除掉了“病根儿”。
包头市科技局党组书记、局长杨军告诉记者:“‘科创会客厅’旨在整合包头市的资源优势、政策优势、科研能力以及国内院校、院所、企业的市场应用需求。科技体检找‘病因’,‘科创会客厅’提供‘治疗方案’,切实解决排查出的难点堵点问题,让好的技术和人才‘创’有空间、‘干’有舞台、‘成’有机会。”
摸清需求 备好科技“大礼包”
走进厂房林立、机声隆隆的装备制造园区,映入记者眼帘的是三座生产车间。这是北方嘉瑞防务科技有限公司生产高强度聚乙烯材料的核心区域。
执行“体检”任务的专家团队正穿梭于生产车间。专家们详细了解企业生产工艺、技术攻关、产品研发等情况,挖掘企业的科技需求,就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如何开展产学研合作深入交流,并现场指导企业申报科技项目。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包头市科技局组织整合创新资源,成立工作专班,建立了由市区(旗、县)两级科技局、科技服务机构、行业专家组成的10支科技体检工作组。他们组织专家团深入生产现场一线,实地查看、座谈交流,深入挖掘梳理企业需求,组织开展专家团队匹配推荐、线上线下精准对接等服务工作,为科创企业送上实实在在的“技术政策大礼包”。
包头是内蒙古最大的工业城市,为全市企业进行科技体检,无疑是一项浩大工程。杨军表示:“我们将持续深入开展科技体检,常态化派驻企业科技特派员,为企业提供‘一对一’‘点对点’的科技服务,让科技创新这一‘关键变量’,转变为包头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
精准“把脉” 开出科技“新药方”
日前,首批15台49吨氢能重卡在华电内蒙古能源有限公司正式“上岗”。这批重卡由北奔重型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开发,搭载的是包头重塑能源科技有限公司配套的燃料电池系统。
北奔重型汽车集团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向科技日报记者介绍:“这批氢能重卡主要应用于包头—鄂尔多斯煤炭绿色运输线路。包头重塑能源科技有限公司配套的燃料电池系统,满足氢能重卡在当地高海拔、大温差的环境中,良好适应各种复杂路况。”
在研发过程中,燃料电池系统化集成、氢燃料电池电堆生产、数字储能装备制造、换电和加氢设备制造等关键技术问题,曾是氢能重卡的“拦路虎”。
谈及此前的科技体检,杨军说:“发现问题后,我们组织支持北奔重型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和上海交通大学内蒙古研究院、内蒙古包头氢晨科技有限公司等单位,合作共建氢燃料电池重卡开发与示范创新联合体,开展了氢燃料重卡系统集成和氢燃料电池系统技术研究与示范。”
作为内蒙古深入推进创新型企业“双倍增双提升”行动的重要抓手和典型示范,包头市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对全市462家规上工业企业进行了科技体检,梳理挖掘创新需求627条,引导187家企业全部完成“四个一”目标,126家企业引进了专家团队,202家企业建立了研发机构,208家企业开发出了新产品。
“科技体检通过面对面指导、问诊把脉,把创新贯穿在企业各个环节,快速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为培育科技型企业提供有益探索。”内蒙古科技厅高新技术产业创新处处长宝伟君表示,不断优化服务模式和机制,引导各类人才为企业提供精准创新服务,促进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壮大创新型企业规模,催生发展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