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生启在大秦线上驾驶重载列车。 孟越摄 |
【高技能人才】
◎通 讯 员 孟 越
本报记者 韩 荣
4月12日,中国铁路太原局集团公司湖东电力机务段2万吨重载列车主控司机景生启收拾好行装,准备再次踏上熟悉的旅程。从山西省大同市到河北省秦皇岛市,全长653公里,30多年来景生启紧握手中闸把,在这条线路上往返1800余趟,无一安全事故。
前不久,2023年“大国工匠年度人物”提名人选公布,景生启榜上有名。
“每一秒都耽误不得”
653公里的大秦铁路,承担着中国铁路1/4的煤炭运量,创造了年运煤量4.5亿吨的世界奇迹,被称为中国能源大动脉。
1993年,大秦铁路全线开通之初,20岁的景生启成为大秦线湖东机务段的一名火车司机。
“会开车是技术,开好车是艺术。”这是景生启常说的一句话。大秦铁路60%的线路处于山区,东西海拔相差上千米,桥梁与隧道相接,坡道与弯道相连,线路蜿蜒曲折。2万吨重载列车,总长2611米,最大首尾落差超过30米,具有惯性大、易冲动、难停车、难控速等特点,驾驶难度超乎寻常。
开行初期,为保障安全,重载列车司机需在大下坡区段先停车再启动。这一停一启至少要耽误6分钟,后续列车也要配合停车。这对日运量130万吨的大秦铁路来说,影响不可小觑。
“大秦铁路承担着国家西煤东运的重要任务,是一条与时间赛跑的铁路,每一秒都耽误不得。”景生启对记者说。
为了优化平稳操纵方案,进一步提升运输效率,景生启刻苦钻研业务。他将每一次关键操纵的数据都记下,密密麻麻记满了十几个笔记本。下班回家后,他根据运行数据绘制受力分析图,计算缓解时间点,等下次出乘时再一米一米地调整制动地点,一秒一秒地修正制动时间。
为了练就稳中求快、快中有稳的操纵技术,景生启在操纵台上放了一个盛满水的杯子。列车每次冲动,水就会洒出一点。他把仅10厘米长的操纵手柄滑槽,细分了100个级位,揣摩级位与刹车速度之间的关系。
“那时候,我几乎着了魔,只要手里有东西,就会不由自主地用它模仿调速动作。”他回忆道。
一段时间后,景生启杯子里洒出的水越来越少,后来可实现杯满不溢。经过上百次的数据分析和试验,景生启和同事让大秦铁路大坡道停车重启彻底成为历史。
“用心开好每趟列车”
“列车一头连着家,一头连着国,工作上的事绝不敢有一点马虎。”景生启说,他参加工作以来,经历了大秦铁路牵引重量从6000吨升至1万吨、1.5万吨、2.1万吨的发展过程,同时还驾驶3万吨重载组合列车完成了开行试验任务。
“‘大秦人’始终以国家需要为使命。我不仅要把重载技术传承下去,而且要把重载精神发扬光大。”景生启说。
为了培养更多“景生启式”的司机,让更多青年司机掌握驾驶技术,景生启所在的湖东电力机务段启动了“名师带徒”工程。
近年来,景生启手把手带出100多名司机,其中包括“三晋技术能手”呼长宝、“铁路工匠”王亚军等能工巧匠。
除此以外,湖东电力机务段还组建了以景生启名字命名的技术团队,团队成员从最初3人增至12人。这些年,团队连续攻克了“多机平稳过分相”“上坡道启车”等重载操纵技术难题。他们将这些操纵技巧称为“闸谱”,把它们整理成“操纵提示卡”,发给新入职司机。值得一提的是,团队总结出的“2万吨精准操纵法”作为标准范本,被推广至我国瓦日铁路、唐呼铁路等重载新线,填补了世界重载列车操纵技术标准的空白。
“用心开好每趟列车,用心做好每次操纵。”景生启说,值乘好一趟重载列车,就能让千里之外的许多人实现夏有凉风、冬有暖气,为守护万家灯火出一份力。